在熊廷弼被罢官之后,来接替他的人叫袁应泰,袁应泰这个人的能力非常强,之前一直在地方工作,还懂治水,并且脾气也非常好,看样子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而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不合适的人。
之所以不合适,是因为袁应泰什么都懂,就是不懂军事,和平时期还能治治辽东,战争时期那就只能送人头了。
此时的辽东,军队都调了过来,这些人之前只是听说了辽东比较乱,从来没有见过后金军队,更没有交战过,所以大多数都渴望一战,而袁应泰本人也有收复故土的意思。
最开心的人还是努尔哈赤,熊廷弼就这样离开了辽东,这可把努尔哈赤开心坏了,简直就是天助我也!
明朝的时候,将领的家丁们战斗力都是很强的,这些人朝廷是不怎么愿意发工资的,谁的家丁工资由谁来发,所以明军将领也是基本都贪污,别说李成梁了,就是戚继光也是大把大把的贪,我们熟悉的戚家军那可不是明朝的官方队伍,而是戚继光的私人部队,养这些人那也是要给钱的。
家丁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纯纯的雇佣兵性质,而在明朝的时候家丁也不光是汉人,还有蒙古人和女真人,这些被称为夷丁,也是属于收钱就办事那种。
熊廷弼在的时候,不信任辽人,更别说这些夷丁了,就禁止明军将领招募这些人,弄得明军将领虽然不满意,可碍于熊廷弼的官职和脾气,也就没人敢说什么,现在熊廷弼离开了,袁应泰来了,这个不允许就被打破了!
于是,明军将领开始重新招募这些夷丁,其中招募最多的人是贺世贤,一次性就招募了将近4000蒙古人。
蒙古人我们知道,这些人基本上天生就会射箭骑马,属于招进来就能用的那种,所以很多明军将领都比较偏爱,省了很多训练成本,如果是汉人,那么很多汉人连马都不会骑。
说了这么多,主要还是这些夷丁接下来在战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明朝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作用。
天启元年,努尔哈赤来了,他的目标就是沈阳,现在的沈阳是省会城市,可在那个时候的辽东,省会城市不是沈阳,而是辽阳。
三月十二日,后金军队到达沈阳,在沈阳守城的将领则是贺世贤还有尤世功,努尔哈赤让人过去一看,贺世贤的防御那是滴水不漏,城墙周围连壕沟都挖好了,就等着后金过来攻城了!
努尔哈赤也不是傻子,一看这种情况就知道不能硬拼,就先派了几十个人过去看看情况,结果贺世贤那天喝多了酒,直接身先士卒带着人就冲了出来,对着这几十个人就是一顿猛砍,击退了这几十个过来打探消息的人。
试探结束,第二天贺世贤酒估计还没有醒,就看到了后金军队正在集合,以为这是要攻城了,就带着上千夷丁冲了出来,想趁着后金军队来不及集合的时候,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想法是相当不错的,只不过贺世贤没有想过的是,后金军队的战斗力应该是不弱的,可当他带着人冲出来的时候,后金军队马上就开始往后败退。
贺世贤就这样带着人追了过去,等到贺世贤发觉不对劲的时候,这才发现后金军队是故意这么干的,自已算是被包围了!
此时此刻的贺世贤并没有选择坐以待毙,而是有计划的慢慢开始向沈阳城内靠近,等贺世贤到达沈阳西门的时候,已经被人给射成了刺猬,身中十四箭的情况之下,居然没有死,也算是相当耐造了!
而城里的尤世功看到这种情况,马上开门出来接应,后金军队趁机一拥而上,直接砍死了尤世功。
这个时候的贺世贤虽然被射了那么多箭,但是还没有死,可是那些夷丁们不知道什么情况,以为贺世贤也死了,就索性打开门投降了。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他们的工资都是贺世贤给的,如果贺世贤没了的话,明朝是不会给他们这些人抚恤金的。
这些人一投降,贺世贤算是被坑惨了,手下人赶紧劝贺世贤跑路路去辽阳,贺世贤也是没脸了,只能继续砍下去,最后被活活砍死了,城内群龙无首之下,沈阳被攻破。
就这样,明朝辽东重镇沈阳又没了
现在我们一直看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许多人都在讨论的事情,那就是这个夷丁究竟应不应该招募?
很多人觉得不应该招募,可问题是女真那边也有招募,这些人后来就是八旗的精锐力量,所以明军招募这些人是完全没有什么问题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人只听命于某个将领,将领没了马上就散了,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沈阳之战结束以后,尤世功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