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之死是无疾而终,这不是我的结论,这是清朝的官方定义!
如果我们仔细看的话,会发现皇太极之死很可能又是一个清宫迷案,因为皇太极死的非常有疑点,很莫名其妙就突然死了,说猝死那是一点也不奇怪。
皇太极死的时候,顺治还只是一个小孩子,而皇太极的几个兄弟,也都是手握兵权,并且对皇位还都是虎视眈眈,这才有了什么孝庄为了保全顺治的皇位嫁给实力最强的多尔衮这个故事,不过最后封多尔衮为摄政王这个事情确实是真的。
之所以说孝庄下嫁多尔衮是故事,后面我们还会说到,因为这个事情确实太过于离谱,所以也是清宫三大迷案之一。
在得到多尔衮的支持以后,顺治的皇位就得到了保证,并且最后很是顺利的成为了清朝第一个入关进京,登上帝位的满人皇帝。
而多尔衮一直到死的时候,都没有对皇位产生过任何不轨的念头,如果说真有,那也没有付出什么实际行动。
至于有什么野史上面说皇太极是被多尔衮和孝庄合谋害死的这个说法,这个事情就显得太过于大胆了,因为多尔衮压根就没有这个胆。
皇太极真正的死因,在很大的程度上面来看,可能真的是生了病,如果我们从崇德五年开始算起来的话,那么按照清朝官方的记载中,我们能够看到这样一幕,里面多次出现了“圣躬违和”和“圣躬不豫”的字样出现。
第一次出现“圣躬违和”,还是皇太极到安山温泉泡澡,之后就频繁开始出现。
崇德六年的时候,明清在松山大决战期间,总指挥多尔衮被洪承畴打崩盘了之后,前线告急,收到消息的皇太极紧急调集各路人马,亲自前往前线坐镇指挥。
这个时候皇太极的病其实已经很严重了,他的鼻子里面一直在出血,并且血流不止,皇太极算是抱病出征,手里还拿着一个碗用来接着他鼻子流出来的血,一路急行到了战场,几天之后,病情才有所好转。
事后我们可以看出来,皇太极这次病得相当严重,随后更是直接通过大赦的方式向老天爷祈求自已能够康复,而且这个时间段里面,官员们还建议皇太极,事情不用什么都自已一个人干,可以让下面的人帮忙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至于军国大事再向皇太极报告也不迟,来减轻他的政事活动,可以静心休养。
我们知道,皇太极是属于那种权力欲望非常强的人,如果他身体还行的话是绝对不会同意这个建议的。
然而皇太极最后还是同意了,这就只能说明这个时候的皇太极,已经明显感觉自已力不从心了。
在皇太极生命最后的那一段时间里面,政事基本上都是代善、多尔衮、豪格、和济尔哈郎等人在处理。
所以皇太极之死很突然,人一下子就没了,如果放到现在来看,基本就是身体真的出了什么毛病,属于猝死,绝对不是什么谋杀!
而关于皇太极的评价,我想了很久,给出来的评价可能会出乎很多人的预料,在我看来皇太极的整体能力在整个清朝都是能够进入前三名的存在,甚至可能还要再往前,直接进入前二名。
在我看来,皇太极的能力是清朝皇帝里面为数不多的,可以说是除了乾隆之外,谁也赢不了的,康熙也不行,至于康熙为什么不行,我们在这里先卖个关子。
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后,皇太极接手的是一个真正的烂摊子,汉人和满人之间的矛盾非常深刻,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前面我们说过的关于努尔哈赤的缺点那段。
努尔哈赤这个人的能力,只能管理一个部落,随着地盘越来越多,他压根就不会管理,并且他还从来不喜欢读书人,只喜欢那种在战场上能打仗的人。
汉人在努尔哈赤的统治下是过得相当惨的,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屠杀,以至于很多汉人都会趁机偷袭单独出来的八旗士兵们。
皇太极刚刚继位的时候,不仅仅要面对这种情况,还要面对各种天灾,并且朝鲜蒙古和明朝都封锁很严重,以至于最基本的粮食卖到了天价,连个别八旗士兵都跑到了明朝那边,只为了混口饭吃。
所以说袁崇焕敢说自已五年平定辽东还是有一定根据的,你不能单纯的说他吹牛。
皇太极在位的时候,提倡满汉平等,优化了八旗军队,提升了满蒙汉军队的战斗力,解决了蒙古和朝鲜,又给予了明朝最大的一击。
至于对皇太极的评价,我引用金庸的一句话
“皇太极的智谋武略,实是中国历代帝皇中不可多见的人物,本身的才干见识,不在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