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清朝不到三百年 > 第90章 三藩之乱(4)

第90章 三藩之乱(4)

王辅臣一战成名之后,在后来就投降了阿济格,后来阿济格打算造反,王辅臣没有被牵连,日子也没好过到哪里去,进入了辛者库为奴。

其实这个辛者库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后来康熙说自已儿子八阿哥胤禩是辛者库贱奴估计也是雍正自已编的。

这个时候,王辅臣在北京过得其实不差,因为他能打的名声已经传了出来,整个北京的满人都以认识王辅臣为荣。

多尔衮死了之后,顺治开始亲政,早在之前顺治就听过王辅臣的故事,见面以后也是喜欢的不得了,就让王辅臣当了御前一等侍卫。

清军进关之后,侍卫基本都算是高干子弟们镀金的地方了,比如我们知道的隆科多,傅恒,还有和珅都干过侍卫,康熙朝的纳兰明珠和索额图也都是侍卫出身,最后出将入相。

所以王辅臣这个侍卫,那是相当有前途

三年之后,王辅臣熬出来了,顺治命令洪承畴去西南平叛,特意点名了让王辅臣跟着出征,还让王辅臣当了洪承畴的贴身侍卫,说是保护安全,其实还有点监视的意思。

既然是监视,自然不能一个人去,万一一个人被收买,那就起不到真正的监视作用。

当时去洪承畴军中的有两位御前侍卫,一个是张大元,一个是王辅臣,张大元这个人和王辅臣一样,都是顺治身边的人,这个人觉得自已是皇帝派过来的,所以压根就不把洪承畴放在眼里,而王辅臣的表现则完全相反,对待洪承畴就像对待自已亲爹一样,晚上打洗脚水,白天还给洪承畴牵马。

说有一次王辅臣在给洪承畴牵马的时候,结果这个马就陷入了泥潭里面,王辅臣二话不说先将洪承畴背出来,自已再直接进了泥潭,一直到这个马重新出来,结果自已却弄了一身泥。

这让洪承畴非常满意,战争一结束后马上就推荐王辅臣做了总兵官。

当时的吴三桂,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极力笼络那些著名的武将,王辅臣这么名声在外,自然在他的视野之中,吴三桂借着打敌人,在请示了顺治以后,就将王辅臣给要了过来当自已部下了!

后来王辅臣跟着吴三桂去了缅甸,抓到了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这二人的关系也在战争中得到了升华,吴三桂经常对人说,自已对王辅臣就像对待儿子和侄子那样重视。

这个话,传到王辅臣耳朵里面的时候,王辅臣信了,他想不到的是吴三桂就是这么随口一说。

这两个人的矛盾是因为这么一件事情。

王辅臣在一次喝酒的时候,吴三桂的侄子吴应麒也在场,结果两个人喝多了,吴三桂的侄子就问王辅臣能不能把一碗带着苍蝇的饭菜吃下去,王辅臣就说能,还说自已连死人都吃过还怕苍蝇,就是亲贵的脑髓我也敢吃 。

本来这个事情没什么,结果这个事情就传到了吴三桂的耳朵中,并且这个意思也变了,吴三桂听到的话变成了,王辅臣说自已连吴三桂的脑子都敢吃,还会害怕吃苍蝇?

吴三桂很不高兴,也没有调查,就让人给王辅臣带了话,说你们这些小孩子开玩笑可以,但是不要把我也扯进去,我又没在场,你这么说,容易让外人看笑话。

王辅臣听到吴三桂这个话,当时就不高兴了,在他看来,吴应麒是你吴三桂的侄子所以你吴三桂就要偏袒,越想越生气的王辅臣就不想跟着吴三桂了,花钱买了一个官,去了甘肃当提督去了。

这个事情,吴三桂原来还是不知道的,一直到北京那边旨意过来,要将王辅臣调离云南,担任平凉提督的时候,吴三桂才知道。

王辅臣临走的时候,吴三桂送了一程又一程,拉着王辅臣的手流出了眼泪,说我知道你从不吃空饷,可是你家人口多,云南到甘肃这么远,你怎么去?

接着吴三桂就拿出白银二万两,给王辅臣当盘缠。

这个钱,那是真的不少!

只不过吴三桂还没有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镜子要是碎了,即便再重新黏上也还是会有缝隙,哪怕这个缝隙很小,可是依旧存在,就像两个人的关系一样,哪怕事后和解,依旧还会有隔阂!

王辅臣去甘肃之前先到了北京见康熙,康熙不仅亲自让钦天监给王辅臣选日子上任,还拉着王辅臣过了上元节后再走,随后康熙又把一把枪送给了王辅臣,康熙送枪的同时,还特意告诉王辅臣,说这把枪是我爹顺治留下来的,原版一共是两支,我每次出去打猎的时候,都一定把他们悬挂于马前,现在你去甘肃镇守边镇,为了表示我对你的信任,现在把这把枪送给你,我是我爹的儿子,你是我爹的臣子,给你什么东西我都不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