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也叮嘱了两人千万不能流露出去一丁点的消息。
毕竟这闹大了是杀头的买卖。
虽说这么干的人也不在少数。
当时黑市的银元交易市场猖獗得很。
虽然很快便被扫清了。
他家还是在银元禁止流通前全部兑换完了。
而且他更是说服了刘海中在人民币发行之前就在轧钢厂提前预支了一年的工资540块银元。
因为他是锻工。
每个月的薪水能达到45块大洋,日薪资1.5银元。
这还多亏了由沪上开始的工人罢工。
轧钢厂的薪资恢复了发放银元。
要不然金圆券就预支去吧。
一支一个不吱声。
理由就是刘昆奇长大了想要个自己的房间。
所以那段时间他没少被人说成是败家子。
而结果就是他家不但成功预支了一年薪水。
避开了那段时间的货币贬值。
而且买了后院的两间房子。
就在聋老太太家旁边的耳房和连在一起的西跨院的一间耳房。
两间房加一起面积不比傻柱的正房小。
还带着两个天井。
他把中间的墙拆了,两边的月拱门装上了门。
就形成了一个小院子。
而且还跟他家连在一起。
现在就是他自己在住。
这房子其实也相当于白捡的。
因为那时候军队到处接收反动派的资产。
房主急着追随反动派亲戚漂洋过海。
两间房买下来才花了一根小黄鱼,大概40大洋。
刘海中两人那时候天天都关注着币值的价值变动。
经过大半年。
银元兑换人民币从1比80,再到1比100,又飞速到了1比2000。
他们便彻底地相信了自家这个宝贝大儿子的能耐。
由此也导致他在家里的地位越发的高了。
就连握在他手里的银元也没有管了。
但刘昆奇早在1比1800的时候就把家里的银元全部换回了人民币。
而后又在1比1000的时候渐渐换回了银元。
刘昆奇到这也就收手了。
闻闻味儿可以。
但要想沾点荤腥儿。
那菜市口打靶的有他一个。
本来他也不想冒险贪这个便宜。
但是他知道这个年代家里五张嘴等着吃饭的压力有多大。
为了能让父母开心一点,家里压力小点。
他才决定冒险。
那时候他还以为自己不会有金手指了。
只能自己谋划。
一番操作下来家里的资产达到了二十根小黄鱼和一万二千多银元。
但他也只把二千多银元交给了父母。
要不然他怕二老吓得英年早逝。
第二套人民币发行之后跟第一套的兑换比例是一比一万。
但跟银元的兑换比例是1比1。
老刘家达成95号院隐藏首富、万元户双成就。
自从人民币发行以来。
大院里的其他人都唉声叹气。
但刘海中夫妻俩可谓是每天都偷着乐。
因为无论人民币如何贬值跟他们也没有关系。
银元一天天地在涨呢。
“嗯,现在只认这个,至于傻柱,哼,他家本来就没有什么钱,又被他爸把剩下的全部卷走了,幸好有聋老太太照顾,要不然啊......”
刘海中有些得意,有些不屑地轻哼道。
“他爸名厨啊,都做二十多年了,怎么会没有什么钱?”
刘昆奇一边把鸡腿儿分别夹给父母,一边好奇地问道。
以前他还真没关注过这些事情。
“还不是光头的金圆券祸害的,整个大院儿就咱家没有换那害人的玩意儿,他们全都拿着银元去兑换金圆券,我就没有。”
刘海中胖乎乎的脸上满是“聪明人”的笑容。
“诶,为什么您不去换?”
刘昆奇诧异地问道。
要是他刚穿过来知道这件事的话。
说不定还以为他这老父亲也穿越过来的呢。
“我聪明呗,那会儿报纸、广播天天说光头哪里的地盘又丢了,谁又起义了,很明显他就是打不过解放军了嘛,那我肯定不听他的啊。”
刘海中没有接过鸡腿,示意刘昆奇自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