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华夏自强 > 第14章 澡堂

第14章 澡堂

前院阎家。

阎埠贵没有跟媳妇儿探讨什么出息不出息的事儿。

只是在心疼那一袋袋礼品。

刚刚他可是看得真真儿的。

要是全部给了他家的话。

那加起来十好几斤的大肥肉炼油够吃一年。

那一捆捆的布匹足够全家换上新衣服。

那一袋袋白面做成大白面馒头够吃几个月的。

但这小子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竟然全都不要。

要是给我多好啊!

我也教了那么多学生了。

怎么逢年过节就没有一个上门感谢感谢呢。

明年我要不要在学校提醒提醒他们。

“当家的,当家的!”

杨瑞华疑惑地走到他面前,晃了晃手掌。

“怎么了?”

阎埠贵回过神问道。

“我说,要不要我们也请他给孩子补补课,反正也不要钱,他也不收礼,这不白捡一样嘛。”

杨瑞华盘算着说道。

“亏你想得出来,我自己就是老师,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一个初中生教。”

阎埠贵不满地摆摆手。

虽然他的本事也不大,只能教个小学。

但是却一向自视甚高。

听到他这话。

杨瑞华也没有继续说了。

主要他们家小孩儿最大的也不过十一岁罢了。

与此同时。

刘昆奇兄弟俩慢悠悠地走在大街上。

他在感受着这个时代的年味儿。

这可是他前世那个年代根本感受不到的气氛了。

而刘光福则是在大哥怀里窝着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看到有好吃的好玩的。

小胳膊小腿儿就会蹦跶得极其欢腾。

刘昆奇牵着小老三逛着南锣鼓巷这个古老的街区。

街区东西两面共有16条胡同整齐排列。

北边是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

还有着很多非常著名的胡同。

比如雨儿胡同、后圆恩寺胡同、东棉花胡同、帽儿胡同、菊儿胡同...

这个时候南锣鼓巷还住了很多的名人大家和开国将军。

比如雨儿胡同此时就住了两个开国大将。

而且临近什刹海。

刘昆奇沿着帽儿胡同便走到了什刹海。

每个季节这里都聚集着无数的老百姓。

现在是冬天。

自然就有很多人在这里滑冰了。

此时还在鼓励私营经济。

所以这里还有很多人趁着过年做点小买卖。

刘昆奇看着那些新开业的店铺。

目光都带着怜悯。

这可真是四九年加入“国军”了。

刘昆奇带着小家伙也不能滑冰,便只能逛了一圈儿。

然后抬眼看到了一个澡堂子。

心里想着大过年的干脆去泡个澡,体验一下这个年代的澡堂文化。

虽然今天是大年三十。

但是澡堂子照样营业,多少人想舒舒服服地烫个澡过大年呢。

不过这就是个普通的澡堂子。

不是那个于大爷他爸郭老爷子坐镇的清华池。

那里距离南锣鼓巷将近十公里。

刘昆奇心中还有些遗憾不能跟郭老爷子交个朋友。

看看他是不是家里富六辈儿,家里还有个聚宝盆。

“金鸡未唱汤先热,红日东升客满堂”

看到这副对联的时候,就说明澡堂子到了。

刘昆奇抱着小家伙走进去。

一进门就有“串塘”的伙计迎客,高声嘹亮,拖着长音喊道:“来了您呐,您几位?”

“两位,同志,今儿水怎么样?”

刘昆奇笑了笑,先问了一声。

“清着呢。”

伙计笑容灿烂地说道。

他要是说今儿这水可以拿起来。

那刘昆奇肯定转身就走。

然后跟着迎客的伙计走进了里面。

澡堂的座位就是像火车卧铺那样的简易单人木床。

两两相对,可坐可躺。

中间还有个小箱可存放衣服。

这个箱子也是个小几,上面可放茶壶茶碗等。

床上铺着大白毛巾,看起来挺柔软干净。

这会儿已经有老少爷们在这里坐着玩耍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