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头,
大隋皇朝内,
面对天幕上出现的这一首《沁园春?雪》,杨坚的态度很简单:抄下来,一字不漏地抄下来。
等到整首词全部被誊抄在纸页上,当杨坚举起这一页纸的时候,从另一个角度看上去,这才发现这首词的精妙和高绝。
只见他皱着眉头,忍不住喃喃自语起来:
“好文采!这可真是难得一见的好文采!”
“要朕说,这才是帝王中文采最好的那一个,雄浑大度,隐隐透着一股气象,这才是帝王该有的气象啊!”
杨坚拿着手里的词,爱不释手,瞬间化身小粉丝。
此时此刻,他更是好奇,
当初心比天高的少年,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如今这种统御天下的人物?
如果有机会的话,杨坚真不介意了解一下!
想到这里,杨坚感慨一声道:
“若是能知道这少年的成长轨迹,朕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看看人家,再看看朕的儿子们,真是不行!”
........
大唐贞观朝内,
当李世民看完天幕中不断闪过的字句后,整个人也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惊呼不已。
虽然他自已上榜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但是因为少年的出现,李世民的好心情瞬间被打乱。
因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少年的诗词都比自已更好,
不但气度更大,格局更高,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平仄有致。
这样有文采的帝王,可是相当少见!!!
片刻之后,李世民才叹息一声,缓缓说道:
“朕不如他。
他的气度和格局,十几岁时就已经超过朕,更何况如今了!”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说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得轻抚胡须,忍不住好奇起来。
从少年的诗词中不难得知,在他看来,就算是秦皇汉武,甚至包括自已,若是跟他比的话,都明显差了一些。
秦皇汉武文采不如他,气度言行自已也比不上他。
到底是一个多么自恋的家伙,才能说得出这种话来?
要知道,自已可是李世民,可是大唐皇帝,可是天可汗,可是万众敬仰之人。
就这样的地位,还要被他踩上一脚?
这一刻,对于此人的身份,李世民越来越好奇了。
不仅是李世民,此时其他大臣们看到这里后,也是好一阵感慨。
房玄龄微微叹息一声道:
“世人都知道我大唐的诗歌最为狂放洒脱,而且颇有高风。
而此人的词作中,狂放更胜大唐,当真令人佩服!”
........
同一刻,
大宋皇朝内,
当宋徽宗赵佶看到天幕上出现的这一首《沁园春?雪》后,本来还欣喜的脸色,忽然间就冷淡下来。
他不喜欢这些字句,也不喜欢这种风格。
不但不喜欢,反而十分厌恶。
在赵佶看来,这些都是胡言乱语,完全算不上词。
真正的词,应该是情调婉转,情景交融,而不是像这种……
尽管无数人赞美不已,心中更是佩服,但是此时的赵佶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这…… 胡言乱语,这也能算词?”
“不雅!一点也不雅!”
话到此处,赵佶摇摇头,一脸颇为失望的表情。
随即,他拿起画笔,继续在一张纸上涂涂画画。
反正不管别人怎么说,他赵佶欣赏不来。
他除了字画,什么都不想。
........
大清国康熙朝内,
当康熙皇帝仰望苍穹,看到天幕中出现的这一首词时,整个人也震撼不已。要
知道,千古一帝这个称谓,很多帝王都有过,或者自封过。
康熙也是其中之一。
他在位六十年,亲手缔造一个个盛世。
收台湾,平准噶尔,拿下蒙古与藏区,将大清国的版图极限扩大。文治武功,样样出色。
因此在康熙皇帝看来,自已很显然配得上这千古一帝的名号。
不过,当他看完天幕上这一首词后,康熙皇帝却意外地沉默了,
“这……”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好大的口气!”
“他的意思是,甚至连秦皇汉武也不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