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华夏:上下五千年 > 第116章 朝歌质子!

第116章 朝歌质子!

回到住处后,姬昌立刻召集太颠、散宜生等人商议对策。

太颠焦急地说道:“伯侯,这可如何是好?帝辛明显是想拿伯邑考做人质,我们绝不能让公子陷入这危险之地。”

太颠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急如焚,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散宜生也皱着眉头说:

“是啊,侯爷。但若是不送公子来,帝辛必定会起疑心,到时候我们不仅回不去岐周,还可能会给岐周带来灭顶之灾。”

散宜生的眼神中透露出无奈和焦虑,他深知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姬昌坐在椅子上,沉默良久,最终长叹一声:

“为了岐周的百姓,也为了我们能暂时摆脱这危险境地,只能让邑考前来。

但我们也要做好准备,一旦有机会,就设法救出邑考。”

姬昌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他知道这是一个痛苦的决定,但他别无选择。

消息传回到岐周,整个岐周都陷入了一片悲痛和担忧之中。

伯邑考得知父亲的决定后,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父亲,儿愿意前往朝歌。儿不能让父亲为难,也不能让岐周陷入危险。”

伯邑考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勇敢,他深知此行危险重重,但为了父亲和家乡,他毫不退缩。

姬昌看着儿子,眼中满是慈爱和不舍:

“考儿,你此去一定要小心谨慎。父亲会想尽一切办法救你回来。”

姬昌紧紧地握住儿子的手,仿佛想将自己所有的力量都传递给他。

在众人的不舍和担忧中,伯邑考踏上了前往朝歌的路途。

而姬昌也带着复杂的心情,暂时回到了岐周。

回到岐周后,姬昌立刻投入到紧张的事务处理中,同时也在暗中谋划着如何应对帝辛的威胁,拯救自己的儿子和岐周。

日子一天天过去,姬昌在岐周努力发展生产、加强军备,同时也不断派人与朝歌的眼线保持联系,关注着伯邑考的情况。

而朝歌城中,伯邑考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才华,赢得了一些大臣的喜爱和赞赏,但也引来了帝辛的嫉妒和猜疑。

在一次宴会上,帝辛故意刁难伯邑考:

“听闻你擅长抚琴,今日便为孤演奏一曲吧。”

帝辛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恶意,他想借此机会找出伯邑考的破绽,或者让他出丑。

伯邑考不卑不亢地拿起琴,弹奏出一曲悠扬动听的乐曲。

曲中饱含着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父亲的牵挂,让在场的许多人都为之动容。

但帝辛却不为所动,他冷笑着说:

“这曲子虽好,但孤却觉得你心中似乎有所怨恨。你是不是对孤不满?”

帝辛的声音充满了威胁和压迫,他紧紧盯着伯邑考,试图从他的眼神中找到答案。

伯邑考连忙跪地:“大王误会了。臣只是思念家乡和父亲,并无任何怨恨之心。大王对臣一家恩重如山,臣感激还来不及。”

伯邑考的言辞诚恳,表情镇定,但心中却深知帝辛的险恶用心。

这场宴会让伯邑考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朝歌的危险和帝辛的残暴。

他知道,自己必须更加小心谨慎,才能在这虎狼之地生存下去,等待父亲的救援。

而在岐周的姬昌,也在日夜谋划着拯救儿子的计划。

他与姜子牙等人商议多次,试图寻找一个既能救出伯邑考,又能不引起帝辛警觉的方法。

但每次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功,这让姬昌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随着时间的推移,帝辛对伯邑考的猜忌越来越重,他开始对伯邑考施加各种压力和折磨,试图让他屈服或者露出破绽。

而伯邑考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尊严,不屈不挠地面对帝辛的刁难。

这场朝歌风云,让姬昌一家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在黑暗中寻找着一丝曙光,期待着能够摆脱困境,迎来新的生机。

姬昌知道,他与帝辛的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充满了艰辛和挑战。

但为了家人和岐周的百姓,他必须坚持下去,不惜一切代价。

在那繁华却又暗藏凶险的朝歌城中,九侯与鄂侯在得知姬昌用儿子换得暂时自由后,各自回到府邸,心境却如汹涌波涛中的孤舟,飘摇不定。

九侯在那精致却显得沉闷压抑的书房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