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六艺,数排最未,乃小道尔。若论煌煌大道,首倡诗、书!”
淳于越感觉自己脸皮有点发热
没办法啊,数学一道,他指定是考不住赵枫了。
只能想想别的办法。
考赵枫诗书,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办法。。
毕竟,赵枫刚才出的那个题,看似咬文嚼字,实则毫无文法可言。
淳于越因此判定,赵枫的诗书一道绝对是弱项。
想想也正常,再怎么聪慧,毕竟也只是一个三岁的孩子。
如果说数学他确实天赋异慕,能够举一反三,进而一通百通。
但诗书这种书以咏情言志的东西,他总不可能如此妖擎了吧
此时的淳于越,已经不知不觉中钻了牛角尖,非要在赵枫身上挑出点毛病。
换言之,这家伙已经是老羞成怒。
用赵枫的话说,指定脑袋里有点毛病了。
淳于越本来以为,赵枫听到自己这话,一定会露去。
没想到,赵枫却兴致勃勃道:“诗书一道,我也略懂一二,先生想要如何考校?”
淳于越心中冷哼一声,说道:“先圣采诗而成诗三百,称其为思无邪。纵观诗三百,诸夏上下千年文史,民生百
态,皆有所包。”
说着,淳于越脸上闪烁一种兴奋的光芒。
诗三百,对于他们这些儒家传承者来说,确实算得上是无上典籍。
《诗经》被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苟子、墨子、庄子、韩非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
以增强说服力。
作为孔老二的嫡传,淳于越自然更是将其奉为圭桌。
当然,如今的诸夏之地,还远不及后世发达。
没有经济基础,文化的发展自然有些滞后。
此时的文人士子连找本书都困难,每天一门心思就是看书学习,投效勋贵,以获得晋身的机会。
压根没有时间游山玩水,吟诗作赋。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作诗。
只不过,这玩意儿基本上也就是老师考校学生学问时候的一种小游戏而已
此时127的诗歌,压根没有后世那样,发展出平韵律的规则,完全就是一种从心之言,考作者的胸襟气质取胜
大名鼎鼎的屈原的作品,大都可以归于此类
但这对于赵枫而言,却是正好
淳于越居然想考校自己的诗书才能?
随便拿一首出来,怕不会吓死你这个山炮!
反正话说到这里,今天做的事情已经很不含蓄了,不妨干脆就嚣张到底。
淳于越这老头有点烦人,这一波不彻底让他服气了,以后肯定麻烦无穷。
玩个望远镜都成玩物丧志了,谁知道以后还有什么丧心病狂的指责等着自已
“如今正值春意益然,万物勃发之际。小公子便以春为题,发胸怀?
淳于越指着窗外的花园,说道。
赵枫站起身子,低下头在学舍之中起了步子,静静思索起来。
他脑子里关于春的诗词,还真不在少数
不过其中表述的思想,对于他的身份年纪而言,大多都不太合适。
突然,赵枫眼睛一亮。
有了!
“先生听好了!”
这个时候,赵枫刚刚走到了窗台前。
学舍旁边,便是他寝宫的后花园。
这个花园并不大,但胜在小巧精致。
窗台正好与一个池塘相邻。
昨夜刚刚下过一场小雨,此时雨过天晴,万物明媚。
池塘里面,有几只青蛙正在呱呱的叫唤着。
独坐池塘如虎距,绿荫树下养精神。
赵枫摇头晃脑,看着池塘之中的青蛙缓缓开口。
淳于越脸上流露出一抹笑容。
这句,相对于三岁的年纪而言,倒是有些意思。
不过这句诗的意思太过直白,就如他之前所说的那样,并无雅意,说起来也算是稀疏平常
这个时候,赵枫念出了下一句。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淳于越的笑容顿时凝聚到了脸上。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淳于越喃喃自语,又将最后一句重复了一遍。
随后,他倒抽了一口冷气!
嘶!
好大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