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全家挥霍摆烂,大小姐腰缠万贯 > 分卷阅读87

分卷阅读87

么多书。”

李牧云一惊。

他四书五经都读不完,哪有空去看什么历史大儒的书籍,方才是他随口说的。

没想到,他随口一个点子,居然和历史上大儒的见解一模一样。

那是不是说明,他也有成为大儒的潜质?

他一下子乐了:“程兄,你方才说,这是以工代赈,对吧,你听我细细说来,咱们朝廷每年不是有什么苦役么,修城墙,护城河,通水渠,这些活儿都很累,让流民去干不是正好,既能给他们吃饱饭,还能管束他们,岂不是两全其美!”

程长宴双眼一亮:“牧云兄果然好办法!”

李知月低头,压下了嘴角的笑意。

在程长宴的有意引导和鼓励之下,李牧云开始滔滔不绝阐述自己的各种观点,原先是一口一个程大人,然后是程兄,最后亲热的喊上了长宴兄。

离开时,颇有些恋恋不舍。

坐在马车里,李牧云忍不住道:“难怪皇上喜欢长宴兄,他确实是有本事。”

李知月开口:“毕竟是寒门状元,当然有真材实料。”

第二天,就是了荫恩科了。

因为科举题泄露,会试成绩作废,原本该有的殿试也取消了,全京城的勋贵之子,都铆足了劲,想要在殿上崭露头角,获得一个好的官位。

荫恩科时长只有一个时辰。

大家族的人将孩子送进宫,一个个干脆就在宫门口候着,每个人都是一脸焦虑,惴惴不安的走来走去。

宣平侯笑着道:“我已经为我儿铺好了路,他会直接进锦衣卫,算是个不错的去处了。”

锦衣卫,是一个独立于六部之外的机构,听命于皇帝,有非常大的权力,而对任职的侍卫没什么明确要求,对不成器的二世祖们来说,确实是个绝佳去处。

另一位勋贵道:“我儿子,是去指挥使。”

京都指挥使,同样也对任职者没太高的要求,京中绝大部分勋贵都是去了这里。

宣平侯故意问道:“襄阳侯世子呢,可有提前铺了路?”

李随风的脸一阵尴尬。

他们李家八代单传,连个旁支都没有,也没什么有力的姻亲,哪来的人脉去铺路?

“看来是没有了。”宣平侯装出一脸真诚,“不然我帮帮忙?”

李随风挤出笑容:“能分到什么职位,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我们李家人,不兴走后门。”

这话,一下子把在场所有人得罪了。

什么走后门,这叫善用人脉!

“襄阳侯府没有人脉,没后门可走,不就说这话嘛?”

“看来襄阳侯世子要被分去苦寒之地当县令了,好歹是个七品,不错了。”

“七品县令,哈哈哈!”

一群人嘲笑起来。

之前襄阳侯府因为捐银十万,大出风头,这些勋贵早就看李家不顺眼了,趁这个机会大肆嘲笑。

谁都知道,地方官的七品,比京官七品,至少矮了三截,而且升迁之路极为不易,很多勋贵得了这个差事,干了几个月就请辞跑路。

李随风脸都黑了。

他现在好歹也是个四品了,虽然是个养马的……但也是四品啊,怎么就还是这群人的底层……

正说着,皇宫门开了,勋贵二代们一个个从里头走了出来。

第69章 头筹

这些二代们个个绫罗绸缎,但绝大部分都耷拉着脑袋,神情萎靡。

也有人兴高采烈,和家人报喜。

“祖父,我果真被皇上安排进了锦衣卫!”

“爹娘,我进了尚宝司,以后就是司丞了。”

“皇上让我做中书舍人!”

这些家族的长辈大喜。

只要能入朝为官,日后慢慢筹谋,总能得一个实差。

宣平侯得意的走到李随风面前:“我儿成了锦衣卫一员,牧云呢,去了何处?”

李随风冷淡道:“这就和宣平侯无关了。”

“怎么无关了呢?”宣平侯不怀好意笑道,“难道是被派去交州益州那等偏僻之地为父母官?也是个好去处,能历练一番,到时候在回朝效力嘛。”

“什么,襄阳侯世子被派去交州了?”

“交州那等地方,自古以来都是流放之地,太荒了。”

“幸好没落到我们头上!”

交州,在大魏国最南方的地界,乃是闷热潮湿的“烟瘴之地”,那边的知府,都没人肯去当。

众人同情的看着襄阳侯府众人。

李牧云抬眼:“谁说我要去交州了?”

在场瞬间一静。

一同参加荫恩科的人开口道:“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