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野心,臣认为,应罢黜金平王!”
这话一出,满朝哗然。
“嚯!金平王一个女子,能有什么野心!”
“一个女子如今乃是赫赫有名的王爷,宜州离京城太远了,金平王或许想成为土皇帝呢?”
“如今雍州也成了金平王的势力范围,若是再拿下锦州,完全可以和京城形成南北之势,分庭抗礼,若到时候,金平王提出分而治之,大魏朝完了!”
“应该不可能吧……”
朝中大臣说什么的都有。
国师走出来:“其实三天前,臣就发现了天象异变,正巧昨天京郊一座矮山崩裂,其中出现一块石头,刻有几个字,来人,将石头带上来!”
侍卫们早就候在了大殿外,推着一个车子进来,揭开红布,一块灰黑色的大石头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只见那石头有两个人那么高,需要至少三个人合抱,足见其大。
上面刻着八个字:新皇当立,未出其李。
“新皇?哪来的新皇?”
“未出其李,意思是新皇是李家人吗?”
“金平王,可不就是襄阳侯府李家的嫡长女,难道……”
“天哪,一介女子,居然有这等野心,太离谱了!”
朝中之人的脸色全部变了。
俞大人回头看向众人:“且不说这预言是否属实,单说金平王的势力,确实日渐强大,宜州粮草充足,能供应至少二十万大军半年的粮食,据说还私造了相当多的兵器,养了数千匹的战马,当然,我等都知道,这些是为了抗击越国昌国,可,如今越国昌国已经伏诛,金平王却未削减自己的兵力,已然成了一方霸主……一旦,她将矛头对准朝廷,那么,我大魏国,必生灵涂炭!”
“是啊,金平王的势力确实是太强盛了!”
“没有野心还好,若真如预言所说,大魏朝危矣!”
“那些兵力都是金平王收拢,朝廷要回收,怕是有点难……”
第168章 传旨
朝廷众说纷纭。
宁烨缓声开口道:“一股巨大势力盘踞在西南,确实是大魏朝的一大威胁,这威胁,并不输于昌国越国带来的威胁,所以,孤认为,应当在这股势力达到鼎盛之前,将其压制。俞金霖,听旨!”
俞金霖,就是俞家二少,上回就是他领兵前往雍州。
他出列跪地:“请太子殿下吩咐!”
“金平王与武义将军拥兵自重,逾越了大魏朝规制,按律当斩,但二人抗击昌国越国有功,死罪自是免除,现,降金平王为金平县主,保持原有封号封地,另,罢免武义将军,收回宜州雍州兵权……俞金霖,由你带人前去宣旨,可有难度?”
俞金霖抬起头:“回太子殿下,若武义将军不愿交出兵权,臣该当如何?”
“确实有这个可能。”宁烨想了想,“那你携带五千精兵一同前往,若有人抗旨不尊,格杀勿论!”
“是!”
三天后的早晨,俞金霖携带五千精兵,前往宜州。
京城百姓议论纷纷。
“这是什么情况,又要打仗了吗?”
“听说朝廷罢免了金平王和武义将军,要去宣旨回收兵权呢。”
“要不是金平王与武义将军,雍州现在还被越国占着,好不容易打了胜仗,朝廷这就要卸磨杀驴了?”
“还不是因为功高盖主,据说金平王在西南治理的非常好,粮食大丰收,建学堂,修医馆,老百姓安居乐业,极得民心,这不功高震主,引起忌惮了吗?”
“自古以来,哪个立功的大将军有善终的?”
“还有个原因,听说国师发现了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新皇当立,未出其李,意思是,新皇是个姓李的人!”
“金平王不就是李家人么,一个女子当皇帝,简直是无稽之谈,这国师有点离谱!”
“就因为一块大石头,就要罢免金平王和武义将军?”
“你们瞧瞧这架势,带着几千精兵前往宜州,这哪里是罢免,分明是要杀人啊!”
“太子新上任,就急着卸磨杀驴,哎……”
“……”
在百姓们的议论声中,俞金霖带着人朝宜州而去。
如今已经是八月底了,宜州第二季稻子迎来了丰收,金黄的稻穗在烈阳下起伏如波涛,稻香四溢,让农人们笑得合不拢嘴。
第一季水稻,他们就收获了一整年都吃不完的粮食,如今第二季稻子收割后,全部卖掉,能赚不少钱了。
半年前,他们一个个还是流民,对未来充满了绝望,谁能想到,一下子就成了家有余粮,不愁饿肚子的农人……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