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腾龙关门之后呢?又该轮到谁?
他们依旧在被飞鸿压着打,被飞鸿抢走所有客源!
只怕用不了多久,同样得关门歇业。
赵腾龙的今天,就是他们的明天!
然而,他们终究只是小人物。
这场诗会的主角,都居于高台之上,并不会在乎他们的心思。
只能说,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好了,此番比试已然完结。”
“诗会也当步入正轨,不知哪位才子先来献上佳作?”高台上,秦修文道。
闻言,庞涓之瞬间紧张起来。
来了来了!
终于来了!
此次诗会,与以往大不相同。
附近郡县的大家们都在高台上看着,是给淮南诗坛扬名的最好时机!
可一个不慎,却也有可能让淮南诗坛颜面尽失。
这一切的压力,如同高山一般,尽数压在他的肩头。
庞涓之深吸一口气,复又缓缓吐出,下定决心,刚要开口,便听高台上有人说道:
“我看顾小友诗才斐然,刚才那一首词,只怕难以尽兴,不如再来一首?”说话者,正是王铁玄。
顾北川本想拒绝,可想到事先答应秦修文的事,只好说道:
“小子才疏学浅,不过王大家若是想听,自然可继续做诗。只是不知,以何为题?”
王铁玄闻言大笑一声,道:“好!有胆气!”
“我大乾,乃先祖高皇帝披荆斩棘,历经沧桑,占尽东陲之地而建。”
“然后辈子孙无能,痛失祖宗疆土。”
“所幸当今陛下,号曰仁宣,贤明圣德。欲秉承先祖遗志,北出以抗击大燕,收复祖宗疆土。”
“我等为臣者,更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小友不如以此为题,做一首边塞诗?”
闻言,秦修文不禁眉头一皱。
虽说他很相信顾北川的文采,但…边塞诗可不能随意而作。
真正好的边塞诗,往往都是上过战场的诗人才能写出来的!
就比如王铁玄,为何敢说自己擅长边塞诗?
只因他先前是个武官,在北方边疆足足镇守三年,甚至真的带兵与大燕兵卒厮杀过。
这位,是正儿八经砍过人,见过血的。
相比起来,顾北川虽文采过硬,但毕竟阅历太少,未曾见过边疆血雨,战士厮杀。
贸然而作,只怕难以写出边塞风景,反而显得不伦不类。
铁玄莫不是见我淮南出了此等才子,羡慕得紧?这才出言刁难?
一时间,秦修文向顾北川投去了担忧的目光。
就连醉翁先生也出言劝慰道:
“铁玄,顾小友虽说才华出众,但毕竟阅历太少,作边塞诗,未免不妥。”
“不如作首山水诗,同样能展示文采,如何?”
王铁玄并不答话,而是看向靖王。
毕竟在场所有人中,只有他才是话事人。
项青锋眼眸微眯,思绪开始翻飞起来。
大乾以弓马立国,他更是立志要做出一番功绩,自然也是要上战场的。
因此,倒是确实很想品鉴一番顾北川的边塞诗。
于是便出言道:“顾大家稍作尝试即可,若是不行,我等自不会强求。”
靖王都这样说了,其余人还能说些什么?
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顾北川身上。
他们也想看看,这位能五步成诗的淮南才子,究竟能作出怎样的边塞诗!
顾北川点了点头,却并未立刻开始作诗,而是开口询问道:
“听闻我大乾北方与大燕割据之处,乃是一座连绵数千里的山脉。地势险峻,气候严寒。”
“高耸入云处,更是常年覆盖着积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