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后,因为太纨绔我被送走了 > 第72章

第72章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援军的旗帜已经遥遥在望,敌军却在此时发起进攻。

寒冷的夜里,战鼓难以敲响。

听完颈联,所有人都屏息以待,心头更是萦绕上一层阴霾。

似是在为诗中的战士们担忧,不知他们是否能等到援军。

同时又在期待,期待素来作为高潮的尾联!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尾联一出,诗成,全场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这…这当真是一个年不过二十的后辈所作?这是所有大家心中的疑惑。

若是前三联只能算是惊艳,那么尾联,绝对算得上是升华了整首诗篇!

那驻守关隘,穷途末路的将士们,竟然没有选择等待援军,而是主动杀出。

为报答皇上恩情,置之死地而后生!

当真是…

秦修文听完,只觉得浑身鸡皮疙瘩都快起来了。

靖王更是第一个站起身来,一边鼓掌一边大声赞叹道:

“佳作,佳作!当真是一等一的佳作!”

“今日能得此诗文,不枉此行也!”

顾北川这首诗,写得不就是五年前镇北王于玉门关外一战吗?

“写得当真是荡气回肠,写出了我大乾风采!”

“回去之后,本王定要在三军阵前吟诵一番。也好叫他们日后行军作战,莫要忘了身为乾士的铮铮铁骨!”

项芷柔闻言,同样目光闪烁,如涟漪秋水般的眸子中,映满了顾北川的身影。

王铁玄拱手作揖,语气中甚至带上了几分敬佩之意:

“顾兄大才,铁玄不及也。”

王铁玄现在当真是没了半分嫉妒之心,而是心悦诚服。

他作了一辈子边塞诗,也曾有过不少佳作。

但你要说有哪一首能正儿八经超越顾北川所作诗文者,只怕当真拿不出来。

此子于诗文一道上的天资,当真是有些骇人听闻了。

“文曲星落于此,天兴淮南文坛也!”

“淮南文气共一石,北川兄独占八斗也!”

“北川兄之出处,淮南文兴之地也!”

其余大家也是各自出声赞叹,言语之间,却是已经将顾北川认作平辈中人。

毕竟此等诗才,他们若再以资历称大,未免贻笑大方。

“如此佳作,不知可有诗名?”

“便叫《镇玉门》,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好,镇玉门三字,虽说简短,却也言简意赅,颇有风范。”

“《镇玉门》此诗,势必要走出淮南,名传大乾!”秦修文如是感慨道。

“《镇玉门》在近来三年的七律边塞诗当中,怕是足以名列前三甲!”

“若是传到京都,定要叫那些个小老儿们看看我淮南才子的才气!”

“只可惜,京都文坛,向来推崇绝句。”

“这首七律虽说也能扬名,但就怕届时有人以格律说事。”

“若是顾贤弟能再作一首绝句便好了。”

说这话的不再是王铁玄,反而是秦修文。

听闻此言,顾北川当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一首诗还不够?

秦老哥,这跟之前说好的可不一样啊。

你怎么能临时加价?

秦修文则像是没看到顾北川的神色般,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超然物外的姿态。

其实这事儿也算有所渊源。

早年间,大乾出了一位名满天下的大儒,尤擅七言律诗。

只是后来叛了国,投靠了更南边的南梁。

大乾文坛自然也想一雪前耻,只可惜,南梁乃若干诸侯国中仅次于大齐的强国,土地面积比东陲三国加起来还要大上些许。

且素来文道昌盛,有诗词起源之乡的美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