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和尚是何等身份,竟能弄到如此绝学。
不过易骨筋经决只能改善顾北川的筋骨,让他练起武来事半功倍,却不能让他直接产生内力,更别说跟和尚一样的罡气。
按照和尚的说法,他还需寻一门上乘内功心法来练习。
心法和尚有很多,利于初学者筑基的却不多。
所幸和尚朋友不少,便拖了朋友一道带来。
只是现在那人还没到,顾北川只能将就着练,反正也不差这一两天。
这些时日以来,作坊已经陆续竣工,盖得虽说没有后世那般规模。
但已经是淮南工匠的极限水平了,放在这个时代,不差。
作坊既然已经建成,自然要开始用起来。
而顾北川首先投入生产的,就是丝绸。
丝绸的原材料乃是蚕丝,这些时日,顾北川拖福伯买来的蚕种和在永安铁匠铺打造的设备也陆陆续续的到了。
可谓万事俱备,是时候开工了。
……
严老八,八公村村长。
小时候,家里兄弟姊妹八个,他最小。
只可惜后来一场饥荒,哥哥姐姐全饿死了,就他这个老幺活了下来。
那场饥荒闹得很大,死的可不只他们家,而是整个村子死了一大半。
剩下一部分人,也纷纷走出去逃难。
最后,村子只剩下一群走不动的老弱病残和他这个不愿意走的。
他说他自己爹妈和兄弟都死在这,他得为他们养老送终。
所幸后来饥荒退去,仁宣皇帝施展雷霆手段赈灾,八公村这才一点点活了过来。
时过境迁,几十年岁月转眼而逝。八公村人丁逐渐兴旺了起来,严老八也成了八公村最德高望重之人,被推举为村长。
作为村长,自然要担心村里发展。
起初还好,有着八公山这处宝地,再加上八公村猎户不少,进山狩猎,只要不遇上豺狼虎豹,总归能有些收获。
再不济,还能采药为生。
但,坐吃山空啊!
把八公山外围薅秃之后,村里的猎户顿时成了摆设。
家里又有婆娘和孩子要养,能如何?
只能进淮南城做些短工,时不时回来一趟。
但淮南城大,居不易。
他们这些村民,不能识字,更未曾读过书,只能做些卖力气的活儿,又能得几个铜板?
再加上淮南城的吃住本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林林总总下来,也不见得比在地里刨活儿赚得多。
后来倒是有了好事,淮南来了个热心肠的东家,给的工钱很高,大家争先恐后地想去他家做工。
但是人家招的人有限,只能满足一部分人的温饱。
一个月后,那东家竟亲自来了八公村,找人盖房子。
不仅给工钱,还包饭食。
这当真是天大的好事,又养活了八公村不少人家。
只可惜,现在房子盖完了。
村民们又陷入了进退两难之境,他这做村长的,也跟着发愁。
然而,就在村长发愁之际。
远处却走来了一人。
那是一半大小子,脸带兴奋之色,一边走一边喊着:“村长,有喜事,有喜事啊!”
“不跟着你爹下农,来找我作甚?”
“我本是要去的,可那贵人喊我来给你传话。”
“贵人?村南头的那个贵人?”
“没错,他说请村长去他那,有事情要商量。”
“可曾说是什么事?”
“好像是要请我们的人做工。”
闻言,村长顿时大喜。
村南头的贵人就是顾北川无疑,这人出手大方,从不克扣工人工钱不说,请人做工还包饭,当真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好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