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各处皆有官差敲着铜锣,大声的宣读着旨意,并且在四处张贴告示,将这件事情广而告之。
一时间,朱权向儒家宣战的事情,轰动了整个京城。
普通百姓倒也就是当个乐趣听听了。
但是那些读书人可就不一样了,他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了一起。
“当今陛下昏庸无道,罔顾圣言,定是有奸臣谏言!我们必须要反对!”
“没错!我们要抗议!我们要反对!我们要陛下收回旨意!”
“儒学乃圣人之言,陛下怎能不敬圣人?”
“取文房四宝,在下不才,愿写横幅旌旗,我们共同游街抗议,共劝陛下回头!”
“李兄大善!”
诸如此番的话,在京城各地迅速传开。
第二天清晨。
龙象军带着部分神机营的士兵来到了京城外列队,路上猛虎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清空了一条路。
朱权坐着龙辇,身后跟着文武百官,浩浩荡荡的前往城外。
“陛下!陛下!学生要跪谏!”
“陛下!学生要为儒家跪谏!”
“陛下!学生是国子监的监生!”
“陛下!让开,让开,我要见陛下!”
“我要见陛下!”
几个儒家学子拼命的往前挤,硬生生挤到了大街上。
一个滑跪,直接拦在了龙撵前面。
龙辇被紧急逼停。
“放肆!敢拦圣驾,你不想活了?锦衣卫,拿下!”走在最前方的锦衣卫纷纷亮刀。
“陛下!学生国子监监生程言澈,请陛下接见!”为首的那个学生见到锦衣卫拔刀,不仅没害怕,还继续高呼。
“吾等国子监监生,求陛下接见!”
身后跟着的几个人异口同声的高呼。
“让开!”为首的这个锦衣卫千户直接把刀抵在了程言澈的脖子上。
朱权掀开了车帘,“什么事?”
“陛下,国子监的监生跪街拦驾,求陛下一见。”魏忠贤禀报道。
闻言,朱权从龙辇上面走了下来。
“陛下驾到,万民跪迎,不可直视天颜!”魏忠贤赶忙高呼,扶着朱权从龙辇上面走下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周遭跪着的百姓们纷纷高呼。
朱权来到了程言澈的面前,“国子监的监生?见朕什么事?”
“陛下,儒学何罪至此?陛下竟要大兴杀伐,昨天一个下午,我儒家学子遭戮者,已过千人!陛下,请你收回成命,以免遭天下辱骂,传千古骂名!”
程言澈朗声直谏,额头已经磕出了血。
朱权笑了,“你说儒家何罪?那朕问你,只要跟儒家唱反调的学说,都是邪说,对否?”
“这……儒学乃是圣人之言!忤逆圣人,自然是邪说!”程言澈一愣,然后回答道。
听到这话,朱权就知道国子监的人都他妈读书读傻了!
“怎么,就不许孔圣之后,再有圣人出世?儒家这么霸道了吗?朕身为大明天子,还没说不许天下其余各国不许立国,不许称帝建制呢!”朱权这一句话说出来,程言澈顿时无言以对。
“这……”朱权这他娘说的好像有道理啊。
朱权又说,“你说儒家何罪?朕别的不说了,就说一个罪!投敌叛国!就凭这一点,就是不可饶恕之罪!”
“敢问陛下,儒家什么时候投敌叛国了?”程言澈也是直接问道。
朱权回答道,“昔日神州沦陷,百姓嗷嗷待哺,儒家在干什么?没有带领弟子精忠报国也就算了。
竟然还去投敌,孔家后人为了争夺衍圣公的头衔,去向北元献媚,你们儒家还给了忽必烈一个儒家大宗师称号!
这话,朕说错了?百姓饿着肚子的时候,儒家在哪里?百姓冬天冻死的时候,儒家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