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陛下,敢问陛下,您这学说叫什么名字?帝学?朱学?权学?永乐学?”王纯卅询问道。
朱权笑着摇了摇头,“那倒不是,朕的这门学说,名曰心学!集百家之精华,去百家之槽粕。”
“心学?不知这心学的核心思想是?”
王纯卅又问。
朱权便解释道,“就四个字,知行合一!意思就是人们应该将知识与行为融为一体,不断实践和体验所学的知识,从而使知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而是能够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体现,毕竟朕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啊!”
“原来如此,臣算是明白陛下之三德了,曰慈、曰俭、曰敢为天下先!陛下打破旧枷锁,解放新思想,实在是敢为天下先,乃真正大德之人!未来修书立传,名垂青史,臣跟随陛下,也能共沐圣辉啊。”
王纯卅又一个马屁拍上。
朱权笑得轻咳两声,心里不由得暗暗说道,王阳明老先生啊,您的心学我就先拿来用用了哈。
至于版权费,您还没出生呢。
这心学理念我先说的,到时候版权费也是你给我啊,哈哈哈哈。
我一定会贯彻心学理念,将心学发扬光大的。
“好了,这事儿你稍候去办就行了,朕还有一件事情要办。”朱权想到了一个新事儿。
王纯卅拱手道,“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去召集一批能人,朕要编书!”
朱权回答道。
王纯卅疑惑,“编书?陛下写了什么书吗?”
朱权摇了摇头,“不,朕编的这本书,要集古今往来所有知识于其中,要将此书修成华夏有史几千年来最全的百科全书!”
听到这话,王纯卅整个人都瞪大了眼眸。
这……
把所有知识整理成册,汇集于一本书之上!
我的天哪。
这可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没做到的丰功伟绩啊。
这东西要是修成了,参与编撰的人,那都得青史留名啊!
“陛下!修!必须修啊!国库有钱!国库还有很多钱!户部尚书肯定会支持陛下的!这本书必须修成啊!臣愿为总纂官!”
王纯卅立马表示支持。
自己的名字,以后将会随着这本书,千秋万载的闪耀,哈哈哈哈哈。
朱权嗯了一声,“去办吧。”
“是,不知这本巨作叫什么名字?”王纯卅询问道。
朱权笑了笑,“就叫永乐大典,命你为总纂官,主持修行编撰永乐大典诸事。”
“臣遵旨!多谢陛下圣恩,臣必当尽心尽力,修好永乐大典!”
王纯卅领命。
这泼天大功也落到我头上了。
“嗯,咱们说说这事儿吧,你看一下,锦衣卫这事儿要怎么处理。”朱权说着,又把王斌弹劾锦衣卫的奏折递给了王纯卅。
王纯卅接过奏折,打开一看,嘴角直抽抽,这哪是奏折?
这明明是一个个目录啊。
这奏折这么老长,目录都几十条吧。
那这奏折都有几十本了吧,王斌这家伙现在学聪明了,竟然不把奏折都带上了,直接带一本目录。
看到这上面一条条罪名,王纯卅算是明白反贪局这群人真不是吃素的啊,连锦衣卫的事情都能查得这么彻底。
反贪局的势力……遍布到多远了?
那么远的锦衣卫,反贪局都能查到,反贪局是策反了锦衣卫?
反贪局这群人……有点东西啊。
“臣觉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吧。”王纯卅合上奏折,不想参与反贪局和锦衣卫之间的撕扯。
朱权嗯了一声,“魏伴伴,把这奏折送去反贪局,叫反贪局把这上面的写的几十本奏折送到北镇抚司衙门,叫宋忠自己处理一下,让宋忠来跟朕解释一下他是怎么管的锦衣卫!”
“遵旨。”魏忠贤领命,接过了朱权递过来的这本奏折。
王纯卅拱手一礼,“臣告退了。”
“下去吧。”朱权摆了摆手。
刚说完,御书房外又传来了钱多多的声音。
“陛下,兴国公请罪折子来了。”
钱多多亲自来送的。
耿炳文的奏折送到内阁,钱多多就连忙转送到了御书房了。
臣子的奏折,是不能越级送到御前的,都是要送到御书房的,除非直接当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