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个小次辅,多学着点吧。
“众爱卿可还有其他事情要奏?”朱权又问。
“陛下,既然不立太子,那是否要给皇子封王?早早定下名位?”又有臣子站出来谏言。
只要封王,就能通过封号来猜测皇帝对这个孩子的宠爱程度,也就能推断其成为太子的可能性。
“钱阁老,你的意思呢?”
朱权看向钱多多。
钱多多想了想,“臣觉得可封王,既然不立太子,那就封王以慰皇子之望吧。”
听到这话,朱权的眼中失望至极。
“臣反对。”
看到朱权眼中的失望,王纯卅立马反对。
钱多多这个傻逼,朱权要是想给孩子封王,不就直接就坡下驴了嘛,还会询问你?
这又不是做皇帝,还要三辞三让。
朱权询问你,明显是不想自己反对,借你的口来反对,你这个傻逼连这点也看不明白,你这一辈子也就只能是个次辅了。
“哦?王阁老有何高见?”朱权听到王纯卅反对,脸上由阴转晴。
王纯卅回答道,“封王就得开府,皇长子尚且年幼,还没到开府的年龄,更何况,过早定下王位,对皇子是祸非福,容易被有心人利用,臣请陛下此刻万万不能封王。”
“王阁老之言有理,既如此,朕就听王阁老的,暂不封王。”
朱权直接就坡下驴。
王纯卅高呼,“陛下圣明!”
朱权问道,“众爱卿还有其他事情需要奏的吗?”
“陛下,内阁已经接到御林军就位的奏折,荷枪实弹的把考题已经送到了各地的知府衙门,现向陛下交旨。”王纯卅开口道。
闻言,朱权微微一愣,“这么久才到吗?”
“陛下,有些早就到了,有些在路上耽误了,御林军已经写折陈情,现在已经全部到位了。”王纯卅回答道。
朱权嗯了一声,“很好,永乐年间的第一次科考,报考人数统计出来了没有?”
“回陛下,已经统计出来了,按照陛下的旨意,报考日期截止二月一日,各地已经将报考人数和姓名籍贯等汇总,用四百里加急送入礼部,礼部经过核查已将具体情况报至内阁,永乐年间第一次恩科,各地报考学子共计四十一万八千六百二十二人!”
王纯卅汇报道,得亏自己做了功课,才能对答如流。
朱权听到这个数字,笑了笑道,“王阁老,你说这一次院试,能有多少人过考?”
“臣以为,大明在陛下的领导下,四海祥和,歌舞升平,万千学子皆可安心备考,估计能有小半数通过院试吧。”王纯卅知道这次考试肯定没多少人能过。
但是这个风头不能自己来出。
得让给朱权。
作为臣子,不能抢皇帝的风头。
果然,朱权在听到王纯卅的话,只是哈哈笑道,“王阁老,朕倒是觉得,能过个零头,朕就很高兴了,哈哈。”
王纯卅拍着马屁道,“考题乃陛下亲拟,陛下胸有乾坤,臣胡乱猜测,不如陛下也。”
朱权笑着摆摆手,“考题难是次要的,主要难的是诸多学子怕是不懂变通,朕愈发期待本次恩科的成绩了。”
“难些也无妨,毕竟能通过的,都是栋梁之材,以后可以委以重任的,为建设陛下的永乐盛世效力。”王纯卅又是一个马屁拍上。
朱权却摇了摇头。
“栋梁之材?呵呵,栋梁之材只是进京为官的门槛罢了,站在这奉天殿的,哪个不是栋梁之材?他们能够考到殿试,甚至成为天子门生,金榜题名,说明他们这块金子在石头堆里发光了,但是在遍地是金的京城,他们又岂放光华?”
朱权深知科考的难度。
王纯卅也顺着朱权的话往下说。
“陛下所言甚是,未读书的人,想要成为天子门生,无异于井中蛙观天上月,读了书的人,想要成为天子门生,更是无异于一粒蚍蜉见青天,难上加难!天才只是见陛下的门槛,万一挑一的天才,才是成为天子门生的门槛!”
王纯卅一个个马屁让朱权心情很好。
“王阁老,阿谀奉承之言还是少说,做些实干兴邦的事情,朕会更高兴。”
这朝堂好像成为了王纯卅和朱权两人的朝堂,两人一唱一和,百官压根插不上嘴。
“臣这可不是阿谀奉承,臣这是肺腑之言啊,朝上有明君,朝下皆贤臣,圣天子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