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我最强皇子,洪荒大地请退位 > 第316章

第316章

朱权打算等恩科考试结束,这些人全部被撤了,直接用这一批学子换上去。

“最后,把剩下的那些人名单誊抄一份给朕,朕自有安排。”这些功臣,都是有战功之臣,杀了太可惜了。

没有把他们的价值都榨干。

安排他们去南征北战,战死沙场吧。

若是没有战死沙场的,许个善终,回去养老吧。

自己的神机营当中,又不是没有能够接替他们的人。

“是,陛下。”

魏忠贤领命,让拿着奏折去办了。

王纯卅离开乾清宫。

自己也在沉思,朱权真的会对功臣下手吗?

如果会,那自己就要想想后路了。

毕竟飞鸟尽良弓藏,兔死狗烹之灾自己可不想遭。

自己退休那是不可能退休的。

自己入阁的时候就说了,自己就算是死,那也得死在任上,绝不可能退休。

更何况,自己作为首辅,知道太多不该知道的东西了,这也是个很潜在的危险。

虽然朱权不止一次说过,他能许功臣善终。

但是命只有一条,赌不得。

看来接下来的道路,自己更得要如履薄冰才是啊。

要不然的话,别临了晚节不保啊。

修好永乐大典,当为第一要务,必须要抢在五年计划之内修好,人不够没关系,自己在找!

将这永乐大典修成古今第一奇书,多立点功总行吧。

这一次,王纯卅也没有猜出朱权的心思,因为朱权的神情太过于平静了,这些人谋反,还是开创大明的功臣之后谋反,还牵扯到了那些功臣。

就像是……不是没有情绪,只是没有再说的意义。

这种情况下,不是大赦,就是大杀!

帝心难测,真不是吹的。

魏忠贤去了御书房,将这份名单内容一分为三。

一部分亲自送到了反贪局,交给了王斌,一部分亲自送到了北镇抚司衙门,交给了宋忠。

剩下一部分,交给了朱权。

朱权看到这上面一个个功臣的名字,把他们封价值榨干之后,他们的孩子就接替他们的位置,继续给朝廷当牛马吧。

这时候,朱权也开始好奇,这永乐年间的第一次恩科,最终上榜者能有多少,够不够自己填缺。

乡试也快开始了,日子过得总是快的。

朱权去了后宫,继续耽于享乐去了,远在杭州的朱允熥,战战兢兢。

不知道朝廷准不准自己进京解释。

还是说,会直接派锦衣卫过来拿人。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是谋反大案啊,这两个字向来是敏感词。

永乐二年六月。

乡试放榜。

各地上榜者,共计一千七百七十七人。

同年九月,考生赴京参加会试。

中榜者只有一百一十二人。

四十余万人参加恩科,最终录取者只有一百一十二人。

十月,一百一十二名学子参加殿试,永乐帝朱权钦点前三甲。

定永乐年间第一次恩科的状元、榜眼、探花。

金榜题名,名单登于大明日报,布告天下。

同月,锦衣卫、反贪局联动。

江南世家煽动吴王谋反,经吴王检举,明正典刑。

诛九族!

鲜血尽染秦淮河。

七十余名官员被免职,抄家问斩,满门流放。

吏部当即点新科学子填缺。

今年的枫叶,格外的红,对于这场大案的突然掀起,满朝文武人人自危。

生怕哪天锦衣卫破门而入。

然而,朱权在杀完之后,并没有株连任何人。

这件事情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突然出现,又突然结束,百官茫然,上朝都是如履薄冰。

紧接着,没有被外放的学子,全部在京留任,并都在六部衙门。

这一场屠杀,已经记不清是永乐年间的第几次屠戮了。

永乐三年,三月。

朝廷正式点兵征战四方。

在外巡视九边的徐允恭被召回京城。

朝廷下诏,封燕王朱棣为征北大将军,大军北上。

免徐允恭内阁辅臣之职,封徐允恭为征西大将军。

免冯胜吏部尚书之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