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写梦溪笔谈的那个沈括?!!!”杨璟也不由吃了一惊,虽然他对历史不算烂熟,但对沈括张衡这种古代科学家,还是比较熟悉的,毕竟这些都是小学开始就曾经出现在课本上的人物了。
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博学多才,古代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等等,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和外交家,这才是真正的通晓百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而且还当过高官,文能与王安石一同推官变法,武能担任经略安抚使,对抗西夏。
曾经得到王安石的重用,极力推广变法,一度成为主管钱粮的三司使,后来王安石失败了,沈括受到牵连,以及乌台诗案等诸多原因,便贬黜到了地方,后来又得起用,到西北去对抗西夏,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可惜在元丰年间,北宋大败,沈括再度被贬到了湖北均州,从此就告别了官场。
沈括一生可谓著作等身,而且并非动口不动手,他还改良了活字印刷术等其他一些古代的发明创造,还制作了用来计时的漏壶等等。
杨璟依稀还记得,据说是用沈括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总之这位沈括沈大人,就是个达芬奇一般的神人。
不过杨璟也问过老书吏,沈括已经去世至少一百三十多年了,而仙云山上的道观,是几十年前建造的,显然这位沈大人是没办法为道观画出设计图的。
那么就只有一个可能,那便是道观的设计者,盗用了沈括的一些设计理念!
念及此处,杨璟又在故纸堆中搜索了一番,果不其然,这些设计图里头还有其他一些已经作古的大师手笔!
这位建造者可谓煞费苦心,竟然集合百家之长,全都用在了这座道观之上!
杨璟更是百思不得其解,若果只是单纯地为了镇压神鬼,为何要建造如此庞大的道观,而且还费尽了心思?
杨璟也没想到,仙云山这样的深山老林里的一座废弃道观,竟然凝聚了沈括等诸多名家的智慧结晶,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当时的地方官员,造出如此庞大的建筑?
杨璟想了想之后,便朝魏潜问道:“监造这座道观的,是哪位大人?眼下是否还同朝为官?”
魏潜想了想,似乎有些迟疑,过得许久才答道:“是...是中官董宋臣...”
“什么?是他?他一个太监,怎么能来这个地方建造道观!”
虽然宦官当政在大宋朝,无论北宋还是南宋都并不少见,但董宋臣这个名字的出现,到底还是让杨璟大吃了一惊,因为照着年纪推算,董宋臣当时也不过二三十岁啊!
大宋的太监并非一个屌字就能够形容的,北宋年间童贯这个大太监就统领全国军队,与西夏打仗,与契丹辽人打仗,与女真的金人打仗,最后还异姓封王,当时臭名昭彰的汴京六贼里头,有三个都是太监。
当然了,这也不是对太监的歧视,因为大宋朝也涌现出了不少有着真才实学,又确确实实做出了大贡献的宦官,并不能一概而论,将他们的功绩都抹掉。
只是这个答案实在让杨璟有些太过意外,毕竟董宋臣如今掌控机速房,杨璟甚至怀疑,董宋臣与白牛教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而且这样的可能性已经极高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