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璟想了想,便朝赵京尹道:“大人,这也简单,把这蛮子杀了,与这些尸体一并掩埋,这事情也就消停了。”
杨璟说得干脆,眼中浮现杀气,赵京尹才想起杨璟是皇城司的密探,杀人灭口的事情也不知干过多少,在看看地上那些尸体,不由心中打了个冷颤。
其实冷静下来之后,赵京尹也渐渐恢复了理智,杨璟所言并非不无道理,这些个蛮子看样子就是低贱人,死他十个八个确实没有人能察觉,他其实更在意的是杨璟在出使这件事上的态度。
眼下杨璟已经服了软,他也就没那么激动了,此时也是轻叹了一声道:“即便要杀,也要先问清楚,他到底知道多少事情,免得留有后患,杨大人既然要了舌人过来,想必早就想到这一节了,便好生审讯一番,往后如何措置,杨大人自己看着理会吧。”
赵京尹如此一松口,杨璟也不由笑了,果真如他所料,这赵京尹能够担任封疆大吏和出国使者,又怎么可能是庸人!
赵京尹丢下舌人和郑卓群之后,便离开了,杨璟将陆长安召来,让他带着舌人,将那名贼头带进了小树林里头。
郑卓群很快便听到了撕心裂肺的哀嚎声,这个从未离开过临安的文官,早先见到这些尸体就已经吓得脸色发白,此时听到动静,脸色就更是难看。
过得不多时,陆长安便从树林里钻出来,一边擦着手上的鲜血,一边朝杨璟低声汇报着审讯的结果,杨璟也是双眸一亮,郑卓群也听不到他们的对话,只是末尾见得杨璟点了点头,仅此而已。
陆长安再度回到树林子里,过得一会儿,便背着那舌人走了出来,随意地朝杨璟说道:“没见过大世面,吓晕过去了...”
郑卓群一看,那舌人身上还有不少呕吐物,又见得陆长安并没有带着那个俘虏出来,便知道那贼头没什么好下场,心里更是发寒。
杨璟却只是点了点头,朝刘汉超和陆长安说道:“把这些尸体都丢到小树林里头埋起来,咱们还要赶路的...”
说着这话,杨璟不由转向郑卓群,笑着关心道:“郑大人没事吧?脸色有些难看啊...”
郑卓群有些僵硬地挤出笑容来,含糊地答道:“没事...没事...”
石城也算是大理的一座大城,虽然大理战火蔓延,但这里是大理的后方,城内仍旧繁华依旧,只是有些提前收到消息,或者有着先见之明的人,已经开始往内地逃难。
奈何本土人士安土重迁,也有许多人顾及家业,没办法离开,干脆也就抛开顾虑,继续过日子。
当然了,城里头虽然仍旧热闹,但人人行色匆匆,热闹里头有一股子诡异的警惕,很容易让人感到压迫。
石城仿造汉制,只是城墙并不算高大,由于年久失修,颇有些苍凉古朴,由于大理的气候温和潮湿,斑驳的城墙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和爬山虎,就好像寒冬忘记了这个地方一般。
使节团在距离石城约莫十里的驿馆停顿下来,稍作休整,大理方面的接伴使也派出了鸿胪官员,负责接待使节团一行。
大理对宋朝素来顺从,此次大宋朝的使节团又是为了他们而调停战火的,所以这些大理官员对使节团可谓无微不至,当夜便摆下接风洗尘的宴席,各式各样充满了大理特色的美味佳肴也轮番上阵,又兼顾宋朝使节的口味,置办了酒席以供使节团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