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一时半会儿,竟然想不出祖父到底缺什么。
作为孙子的角度。
李从彧其实当然是希望老爷子能安度晚年,莫要再为府里的腌臜之事分散心神了。
如果可以,他想请师父代为出面。
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讲,师父就是他大伯。
在祖父面前,师父的地位甚至比他爹还高,而且是旁人永远也赶不上的程度。
李从彧想请师父替他处理家事,却又不好开这个口。
毕竟,师父一贯给人以谪仙下凡的形象。
你几时见过仙人给凡人断家务事的?
李灵运却是一眼看清了徒弟的心思,会心一笑。
“行了,为师懂你的意思了。”
李从彧一脸惊讶,像是疑惑师父怎么突然变精明了?
李灵运在他脑门上落下一掌,又想到徒弟赖在师姐家的事情。
按理说,自己可以顺路把那些害得徒弟不敢回府的李氏族人驱赶的。
他堂堂武信侯,结果就连自己家的府邸都住不得,这传出去成何体统?
至少,曾经在科举上“三元及第”的李思恭是没法容忍的。
但不巧的是。
现在拿主意的人不是李思恭,而是他李灵运。
他看出二徒弟在这住得安心,大师姐有女儿和女婿陪同,即便嘴上再嫌弃,但心里肯定是不拒绝的。
这难道还成坏事了?
李灵运想到这,又看着徒弟,意味深长道:“你可得好好孝敬你大师伯。”
李从彧心领神会,感慨他们师徒的默契真高,立刻笑道。
“师父教训的是,徒儿肯定不会与那些长辈硬着来。”
“嗯。”
……
离开了大师姐的院子。
李灵云顿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舒畅,大概是因为他在李思恭擅长的领域,把他给压制了。
这家伙再通透又如何。
你一直清醒着,每次睁眼看到的都是真实的世界,早晚有一天也是会腻的。
所以,人就得偶尔犯几回糊涂。
他从金陵出发去西南,临行前还从朱平安这讨了一封诏书。
美其名曰:代皇帝慰抚边关。
这在情理上是说得通的。
毕竟,李灵运身上除了朱平安册封的国师头衔之外,他同时还是大明唯二册封的异姓王,云王。
即便自己这个云王,在权力和地位上,远不及燕守战的燕王。
但不可否认的是。
虚衔的王,在地位上也可以压过国公一头。
这“慰抚”二字就变得合理了。
……
一个月后。
西南,锦城。
这里是昔日平西军的治所,在李胡接任大将军之后,仍然保持了西南重镇的位置。
不过他如今已经交还了兵权。
朱平安投桃报李,给李胡修建了一座大明最华丽的国公府!
“宁国公府”
李灵运的仪仗停下,他们一行比原定早了半日到达。
先是与锦城的兵官见过面,然后他就直奔宁国公府而来,这算是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门童立刻将门打开,并由府上的老管家亲自接应。
他知道李灵运与老国公的关系,但当面还是要喊一句云王的。
直到左右无人了,管家立即改口称“大老爷”,以示亲近。
李灵运没有戳破他的小心思。
管家则解释:“大老爷来的正是时候,国公用过午膳,小憩了有一会儿,应该快要醒来了。”
李灵运点了点头。
他自己已经年近五十了,李胡更是年过七旬。
这样的年纪,嗜睡才是正常。
像他师父李通以及燕守战那种八十来岁还能文能武的,完全就是根骨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