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一天吃两顿饭。
九点多的时候,广播通知收工。
李保平搭讪着叫何军一起回,他象是没听见一样扛了工具就走了。
这小子,脾气还挺大的。
这年头,啥样人都有。就是这个小小的第一生产队,一共也就六十多户人家,这些人看他和何玉倩结婚的态度都截然不同。
大部分人家都认为是何玉倩高攀了他,就连何军恐怕也是这样想的。不过,李保平相信他是为了他好。
何玉倩和陈淑芳还没有回来。
三个小学生回来了,个个冻的汲溜着鼻涕,脸冻通红,脸上皮肤粗糙。农村那里用得起雪花膏,风吹日晒的,黑里透红。李保平看着很是心疼,吩咐她们脱了外套先坐到炕上暖着,自己则进了灶房。
何家老三跟身走了进来,往灶台的凳子上一坐说:“保平哥,我来给你拉风箱。”
她今年才十岁,上小学三年级。性格比较绵软。
“行,今天你姐和婶子去县上了,我也不知做啥饭好。”
说着话,揭开锅盖就看到一个盆子放着和好的面,拿起盆子,就看到一张纸条上写着:我担心早饭前我们回不来,这是和好的面。玉倩。
李保平的心里立即就热乎乎的。
尽管字里行间没有一个爱字,可传递的信息却是满是牵挂。
经历了人生的风雨,他想要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平淡,真挚。
饭刚做好,何玉凤回来了。
一进门,就往椅子上一坐,气喘吁吁地说:“我不上了。”
李保平吃了一惊,将饭盛好递给她问:“咋的了?上学多好啊,总比在地里干活的好。”
“真不去了,我一看见那些数字就头疼。再说了,每天光去学校路上就得将近一个小时,走的我腿肚子疼。”
别的事都能解决,去学校路远这事他无能为力。
方圆几十里地的,只有花园中学一所中学,还只是个初级中学。
李保平劝她:“二妹,我告诉你,过几年国家就会重视教育,知识爆炸的年代,没有文化就只能下苦力。本来婶子就不同意,还是我一再劝说她才答应,你可要好好珍惜。”
“珍惜?你说的轻巧,这学期都快结束了,我上课象看天书一样,与其这样,还不如在队上干活还能挣个口粮钱。”
何玉凤的话提醒了李保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得好好培养这个小姨子对学习的兴趣才行。
于是,拍了拍胸脯说:“这不难,我是高中生,初中功课还不是小菜一碟,晚上我帮你补习。”
何玉凤撇撇嘴问:“你还有这心情?你还是先顾顾自己的事吧。”
“自己的事?我能有啥事?”
“结婚啊。我妈说了,要给你们在正月办结婚。”
结婚就结婚呗,把结婚证一领就行了,还操办啥?
“不矛盾。今天晚上就开始补课。”
农村生活太单调,连本象样的书也没的看。晚上天一黑家家户户都为了省煤油早早熄灯睡下了。
与其这样,不如干点正经事。给何玉凤补课的同时,也是给自己一个学习的机会,等到明年国家恢复高考,或许还可以试一试。
何玉凤没有说行也没说不行,笑着问他:“你和张昆老师是啥关系?”
“只是认识罢了。是不是他领你去的教室?”
何玉凤笑了下说:“是啊,他对我可好了,我去学校的时候他就在校门口等着,还给我准备了书和本子,又将我送到初一教室里。”
“张老师对你好,你可要好好学习才行。”
何玉凤又问:‘你真不回城了?我还以为我从学校回来你肯定走了。”
这个女孩子,到这会了还不相信他。
“作人要言而有信,要是说谎那还叫人吗?这是我妈教我的。”
“保平哥,要是你父母反对你留在这里,你咋办?”
李保平张了张嘴,何玉凤这个问题他还真的回答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