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万常春一直念叨着养牛的趣事。李保平看他对牛感情特别深,试探地问他:“如果饲养室要换饲养员,你不会生气吧?”
万常春笑道:“怎么可能?我叔是队长,这么好的差事能让给别人?”
“那可不一定,好事不能让你一个人都占上。村里那么多人,哪一个不眼红你啊。”
“保平,以前我还担心,可现在我更放心了。”
“为啥?”
“现在你当了副队长,我这肥差更稳妥了,我是你的好朋友啊。”
操,这小子还净想好事。
“你去县上办年货?”
“农村人还办啥年货?我是看大华口呛有些溃烂,想去县兽医站找人咨询下。”
大华是头牛的名字。饲养室的年都有名字。
李保平说:“都大年三十了,人家还上班?”
“上不上我不得去看看吗?万一人家上班呢?”
养牛还真养出感情来了,大过年没说在家中置办过年的东西,对一头牛还这么上心。
李保平心里也没底,周书记在不在家他也不知道,毕竟都大年三十了,人人都沉浸在新年的欢喜气氛中了。
可是既然大伙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要是他不认真办岂不让他们小看他办事的能力。
两个人在县城的主干道分了手,约好中午一点在同一地点碰头。
李保平寻思着好歹是除夕,也不能空着手去人家家中吧?在附近买了一些苹果和梨,就来到县委家属大院。
进了大院,向一个看着象是领导干部模样的人打听周书记家,还好,那人和周书记住上下楼。
李保平敲了几下门,门开了。
开门的是周书记本人,看到李保平,他大吃一惊说:“小李,你怎么找到家中来了?”
李保平“嘿嘿”笑了两声说:“周书记,我受万队长委托来找你有正事。”
这时,从屋子走出来一漂亮女孩子,大约十八九岁的样子,好奇地问周书记:“爸,这位是谁啊?”
周书记一边让坐,一边说:“静宜,我和你讲过他,他就是那们立志要在农村扎根的省城知青。”
“李保平啊,久仰,久仰。”
李保平脸稍微一红说:“那里,过奖了。”然后扫视了下客厅,问:“嫂子没在家吗?”
周书记哈哈一笑道:“你是来找我的又不是找她的,她在不在无所谓。”
周静宜很快就把茶水端到他面前。
“谢谢,你真漂亮。”
李保平知道,适当的赞美会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今天要谈的是大事,他必须要讨得周书记父女高兴才行。
周静宜挺了挺胸说:“谢谢你的夸奖,李保平,我听我爸说你拿到了回城调令却不肯回城,你将来不后悔吗?”
李保平说:“不会,绝对不会。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我认为农村的天地比城市更广阔。”
“是吗?你倒是会说,既然农村这么好,为什么那些下乡知青都拼命要回城去?”
面对周静宜的问题,李保平的答案早有了。
“世界上没有同样的一片树叶,人和人怎么能一样呢?在他们眼中农村的缺点,在我看来却是优势所在。”
周静宜还要继续提问,就被周书记给打断了:“学习去,我们有正事要谈。”
周静宜不情不愿地说:“我不就是好奇吗?今天就算了,以后有机会我可要好好讨教讨教。”
周书记慈爱地说:“行,等有机会吧。”
李保平看着她的背影问:“你女儿还是个学生吧?”
“是啊,今年高二,不好好学习,就喜欢看闲书。”
李保平说:“那可不行,我上高中那会功课不错,要是静宜有不懂的我可以辅导她的。”
“那敢情好啊,现在高考招生处于停滞状态,让人担心啊。”
“周书记,这不用担心,最晚明年国家就会恢复高考制度,作为应届生机会难得,等到了那时候再学习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