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因为自己这段时间一直没把自行车给她用,她生气了?
自从他骑车去了趟省城,回来后还没顾得上把自行车还她。
“不会的,她骑的自行车是我给我媳妇买的,老师,这种事可不敢瞎说。”
“我知道,李老师,你是怎么想到将土地分家到户这个办法的?这么好的办法为啥别人都没想出来?”
八成这位赵老师也是农村出身,按理说她一个老师不应该关心土地承包问题啊。
想到这里,他说:“穷则思变。还不是因为太穷了,我是上门女婿,家中有五个小姨子,一年分的口粮根本不够吃,她们又都是正长身体的时候,有一天突发其想就想出了这个办法。”
“这样啊,真不简单。我听说你在竹林小学当老师,象你这样的人才当老师可真是大材小用。”
李保平说:“过奖了。 现在我已经不当老师了,我是农民,要当好本本分分的农民。”
“当农民?农民有啥当的?地里还里刨出来钱来?”
“咋不能?赵老师,只要脑子活干啥都能挣钱。只要国家政策允许,就不怕挣不到钱。时间不早,不打扰了,我把自行车给玉凤留下,麻烦你把车钥匙给她。”
李保平将自行车钥匙递给赵老师,叮嘱她不要将他来找她的事告诉她知道。
一路上,李保平心里七上八下的,自从他和陈淑芳闹掰了,就很少和她有来往。对这个小姨子,他的感情是很杂的,即喜欢她泼辣的个性,又觉得她太蛮横无礼。想想也是,自己对她的关照太少。
回到家,陈淑芳说大队给他把宅基地划了,他没在就替他做了主。
宅基地批在贺兰花家房子旁边,三间房地基。
农村盖房子花不了多少钱,墙是用土坯垒的,房梁和门窗需要一些木料,人工费不用花钱,都是村民们自发的。
说好的有外省的农村公社有来取经的,可一时半会也没有接待方面的事情。毕竟这件事还比较敏感,还没有见到红头文件,大家都不敢轻举枉动。
不过这样也好,他可以腾出时间先把自己和何玉倩的安乐窝建好。
望着用木桩钉下的地基,他陷入了沉思。
盖一座啥样的房子呢?他不想用土坯盖,那样的房子不结实,也不好看,既然要盖就要盖砖房,多少年后也不会显的过时。
他得好好计划下,一座房子盖下来得需要多少砖,一块砖二分钱,估计也花不了多少钱。反正,盖房子绝对不能将就。
李保平后悔不该和李万钧要那么多钱,他和何玉倩结婚的时候他就给了好几百,这一千元钱只怕是掏空了他的家底。
李保平找到万石头,让他出面,很快就找了好多壮劳力,先是处理地基,然后找人去砖窑买砖,人家知道是他盖房子,一块砖又给便宜了五厘钱。
李保平没想到有这么大的好事落到自己头上,好奇地问:“为啥给我这么大优惠?”
“你给咱们农民办了好事啊。”
他立即就感动的一塌糊涂,一连说了好向声谢谢。
农村人就是这一点好,知恩图报。要是在城里,那里会有这样的好事?一分钱都会计较的不得了。
李保平要盖砖房的消息传到村里,大伙都眼的不得了。也有好事的人挑拨他和陈淑芳的关系,说他有钱给自己盖房子也不给陈淑芳将破房子翻修一下。
陈淑芳表现的很淡定,说了一句让李保平感动的话:“他们住新房和我住一个样。”
不做土坯省了很多工序,用不了半个月,房子就已经成形。
这天,李保平带着木工师傅正在安装门窗,就看到周静宜拿了一些复习资料来来找他。李保平一身的刨花子,木屑弄的满头都是。
周静宜被他的样子逗的开怀大笑问:“李哥,你这是干吗?”
李保平很是不好意思,说:“没办法,知青院不让住,我不得给自己弄个窝?你找我有事?”
周静宜说:“我都报好名了,来提醒你报名。”
“报名?报什么名?”
“高考啊。李哥,你这人咋这样?这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