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
白元洲为了给所有人鼓舞士气,带着白氏本部人马走在最前面。
而泥石要塞前方不过十里就正式进入泥石河谷,他们并不知道泥石河谷上游十五里早在一个月前,就已经构筑了一座拱形大坝。
大坝构筑完成之后,下游几乎出现断流,直到十多天之后水位才漫过大坝。
又经过了快二十天的时间,此时的水位才涨上来,就连两个穿越者都丝毫看不出来有什么异常。
为了让白元洲尽快渡河,赵朔给他留了建造三十多座浮桥的渡船,从上游到下游几十里里范围内都是渡船。
之所以这么干,就是为了让他们全部进入泥石河谷。
满朝文武看到这些渡船之后,心里都是一阵阵地诧异。
白元海和白元洋直接就站在队伍前方,试图阻止白元洲把队伍开过去,
“陛下!这摆明了是要把我们绞杀在五川平原上啊!不能建浮桥过去,我们只能死守要塞!”
易承望摇了摇头,很无奈地说道:
“就算是死守,也不可能死守要塞!我必须要通过泥石河之后建立防线,只有这样才能让其他诸侯国有一个桥头堡。
否则,其他诸侯国是不会出兵抢回申陈要塞的。
这个时候,你们白氏皇族不作为表率,他们绝对不会响应!
他们要是不响应,五川平原就会是赵耿部的养马场,以后整个南方都在他们的攻击范围之内。
只有我们把赤血铁骑拖在五川平原南面的泥石河口,淳国、燕国、霍国、东齐等国,才能从五川平原和申国的东面与赵耿部形成对峙,甚至反攻。”
说白了,这一场战争白氏不出死力,根本就不要指望其他诸侯国出死力。
毕竟,现在的白氏皇族根本就无力对各个诸侯国进行弹压,只能当马前卒。
最关键的是,白氏作为皇族,一定是赵耿部的第一打击对象。
换句话也就是说,现在的各个诸侯国没有跳起来明目张胆地造反,那也不过是想让白氏多顶一些赵耿部的火力罢了。
白氏没了屠龙刀,如果还不肯出死力,根本就无法给上帝文化影响的各个诸侯国交代。
所以在易承望和白义德看来,兵出泥石要塞只是一场政治仗,一个政治正确的口号而已,最多也就止步于泥石河口了。
就比如岳飞北伐一样,同样是个政治正确的口号而已。
要知道当时被俘虏的二圣还没死,赵构这个皇位并不合法。
如果岳飞真的打败了金国、迎接回二圣,三个皇帝坐在一起斗地主吗?
推赵构上位的那些大臣又该如何自处呢?
但是不北伐,那可就太不要脸了!
所以,在整个赵构治下的满朝文武都知道,北伐是一定要北伐的,北伐的口号也是一定要喊的,但只能败不能胜。
即便是金国有落败的趋势,他们只要来个放回二圣作为威胁,赵构就得妥协。
因此,岳飞就是死于太忠诚,他太忠于大宋朝了,无法容忍大宋被如此羞辱!
(他的精忠报国,搞不好忠诚的都不是赵氏而是整个大宋朝,这个就说不准了。)
对于这样的人,他被杀死的理由自然是莫须有。
对于策划水淹泥石河谷的赵朔来说,他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这一步。
对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把控人心等等这些东西,赵朔一直都是呲之以鼻的,也不允许让部族有那样的思想。
因为这样的机会主义思想,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赔上老本,除非是掌控全局之后才会搞这些。
因为掌控了全局大势,就有能力控制局面,哪怕是计策没搞头,也能保证局势不会失控。
在他的思维里,从来就不搞赌博,也不搞机会主义,有的就是在堂堂正正的大势,自身只要不犯错就能随意碾压对手。
搞那个水坝真的就只是下了一步闲子,完全是抱着有枣没枣先打一杆子再说的想法,多做一手准备总比没有准备的好。
听到易承望这么一说,白元洋这两个穿越者终于是没有再说什么了,而是直接说道:
“那就快速渡河,然后建立防线。”
几十万人的队伍,要进入泥石河谷需要的时间可不短。
由于他们本身就打算在泥石河口建立防线,所以物资都是放在最后的。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此时距离他们一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