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韩信是纯粹的顶尖天赋。
但由此也能看出,姜维的能力并不差。
只是听了他们的夸赞,文鸯却是不服。
“陛下,末将请战,只需两千兵马,末将定能将那姜维的脑袋取回!”
闻言,刘邦不由失笑。
“如今长安城还未算安稳,不久后京师中的乱臣贼子便要逼迫太后下旨另立新君,届时若无卿在军中,朕怕军心动摇。”
“朕知卿之勇猛,但眼下安定军心,防止往后那帮叛逆的动乱才是当务之急,至于蜀中,那甚至都算不得敌人。”
“朕答应你,将来若有灭亡蜀中之战,定然点你为大将!”
“啊!?”
对于后面的话,文鸯充耳未闻,他只听到了前面。
京师中的乱臣贼子竟然还敢逼迫太后下旨,另立新君?
天子可还未死!
并且从接触的这段时间来看,天子虽年轻,却也绝对称得上算无遗策!
若不出意外,大魏很有可能会在他手中实现真正的一统!
那帮乱臣贼子,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臣愿领五千兵马,一路杀入京师,将那帮乱臣贼子统统拎出来,统统处死!”
“他们竟然做这种犯上作乱之事,当诛族!”
文鸯越想越是惊怒。
同时心中又有那么一丝丝的窃喜。
若他能镇压那些乱臣贼子,重新扶持陛下坐稳天子之位,那也算得上从龙之功了!
一步登天,封侯拜将!
那可是他阿父想了一辈子都没能触碰到的地位!
“朕觉得族诛不够,至少得夷三族,九族上下该罢官的罢官,该流放的流放。”
“这朝廷上下,这帮乱臣贼子,是时候该从上到下的洗个牌了。”
“不过现在,我们先等你阿父的好消息,只有他们彻底站稳许都,除掉司马家最后的希望,我们才能转而将剑锋对准京师。”
至少在司马昭死之前,司马家依旧会是排在首位的敌人。
司马师在遣散大军之前,以大将军之名将兵权交给了司马昭,哪怕那些原本忠于司马家的将领只有一部分听命,那也同样是一股有机会颠覆大魏的力量。
或许京师中那些门阀士族联起手来,实力比起司马家只强不弱。
但他们最大的缺点就在于,只要外部的压力不够大,自身的内部就会出大问题。
人生来自私,这一点刘邦很清楚。
而出身士族的那些人,则是将自私这两个字放大了无数倍。
但凡没人逼他们一致对外,他们下一刻便会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将矛头对准彼此。
这就是这段时间以来,刘邦对世家门阀的了解!
司马师于京师外被汉军击溃,麾下将领溃逃,他自身亦被汉军所俘。
就在城中士族门阀焦头烂额的同心协力准备死守京师之时,突然发现汉军不知为何竟是撤了。
初始之时,绝大部分人都还不敢相信,他们都觉得,这或许是汉军的诡计。
毕竟对于姜维而言,这恐怕就是他生命中最接近北伐成功的机会了。
扪心自问,换做他们任何一个人站在姜维的立场上,都绝不可能撤军!
事实上,但凡姜维能看到丝毫的希望,他都绝不可能撤军。
偏偏在这距离成功最近的这一刻,他却很清楚的看到了,这所谓的成功不过是梦幻泡影。
若要硬着头皮坚持下去,只会将自己以及整个大汉最后的希望都丢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