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印第安人也更认同自已了。
今天这事儿给朱棣上了一课。他越想越是后怕,瀛洲这么多人,看似一个小姑娘并不重要。但是吧,这件事儿背后的意义很重大。一个处理不好,很容易让印第安人跟大明来的人产生隔阂。隔阂一旦产生,是很难消除的。人家印第安人毕竟是瀛洲的土著,整个瀛洲大地散布着非常多的印第安人。大明又不可能迁移大批人口过来,也不能把印第安人都杀了。那么融合就是唯一的道路。种族融合注定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就算是现代的美丽国,建国几百年了,各民族都没有融合。就不说不同肤色之间的融合了。就算是同样的白人,也各自有各自的圈子。大明跟印第安人的融合相对还是容易点儿的。首先,外貌区别不是特别大。再一个,印第安人的文明发展比较迟缓,等到他们适应了大明带来的改变,融合相对也会容易些。但是,融合之旅才刚刚起步,就有人拖后腿儿了。等到两个民族彻底融合了,出现这种事儿,就是个人问题。但是在初期,这种事儿很容易就上升到种族歧视了。个人行为就是代表着整个民族。所以这种破坏团结的事情,必须彻底断绝。想明白其中的关键,朱棣对朱吾适更加钦佩了。朱吾适基本上就待在应天府,很少出城,但是他却把该想到的问题都想到了。领先世界六百年的见识只是一方面,关键还是得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