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公,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是故意这么做的。”
“这是为什么啊?”朱吾素神秘一笑说道。“等过一段时间,种子发芽了,孩子们就会发现,他们种的很多种子没有发芽。这会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收获的。有时候付出和收获就是不成正比的,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向前看,不为过去的失败停留。他们还会发现,有些种子虽然发芽了,但是不同种类的蔬菜生长在一起,就注定其中有一部分难以成活。这又能让他们明白,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做事儿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当然了,蔬菜长到一起了,也不是不可挽救的。到时候把同一品种的秧苗移栽到一起就行。你看,这又是一个人生道理,有时候事与愿违也不要气馁,也许还有补救的办法呢。魏国公啊,人教人教不会,事儿教人一次就会。这些道理,你干巴巴地告诉他们,他们能记住吗。有了这次种菜的经历,他们肯定能记住。”徐达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王爷,不愧是你啊,妙锦交给你带,我放心了。”朱吾适接受了徐达的夸赞,毕竟能瞬间想到这么多东西,也是很不容易的。徐达没说之前,朱吾适压根儿啥都没有想。他就是见这些孩子太闲了,一个个闹腾得很,想要给他们找点儿事儿做而已。种地多好啊,翻土,播种,浇水,施肥。等以后还需要除草,抓虫,再时不时地浇水。几个月后还要收获。有的是事儿让这帮精力充沛的孩子干。对了,还的移栽,毕竟徐达都说了,乱七八糟的种子种到一块儿很影响收成的。朱吾适强烈建议以后有孩子的家庭都弄块儿地让他们种,孩子们一干就是半天,特别的省心。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问题。看着自己闺女和朱平配合,一个将种子撒进去,一个轻轻地用手把土盖在上面,徐达很欣慰,闺女真棒,你看这活儿干得,多细致啊。如果朱吾适知道徐达的想法,肯定会告诉他,女儿奴就是这样的,女儿做什么都是好的。“王爷,你看这俩人关系多好,你确定不给他们订个亲?”徐达又提起了定娃娃亲的事儿。朱吾适还是那个态度。“魏国公,孩子们还小,等以后再说吧。”徐达能怎么办呢,他也很无奈啊。你以为他愿意这么主动送闺女啊。他也是没办法了,万一这俩人长大以后,还走这么近,朱平要是不要他闺女,他闺女还嫁的出去吗。要是定了亲,朱平不想要都不行。有闺女的老父亲是这样的,容易胡思乱想。“魏国公啊,别天天想那些有的没的了,你要是不好好保养,都不一定能活到妙锦出嫁那天呢。”朱吾适这话不好听,却是实话,原历史中徐达1385年就死了。那时候徐妙锦也才五岁而已。就算徐达现在没有得背疽,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得啊,又或者不得背疽了,得别的病呢。“王爷,你这话说的也太难听了,就算为了妙锦,我也一定会多活几年的。”“那你加油。对了留下来一起吃个饭吧。”眼看着要到饭点儿了,朱吾适随口客气道。 “好啊。”徐达是一点儿也不客气。他媳妇儿闺女都在这里,一点儿也没有要回家的意思,他凭什么走啊。一直到下人出来喊他们吃饭,一群女人才结束了牌局。几人一合计,徐达的媳妇儿输得最多。徐达拉着他媳妇儿小声问道。“你是不是经常输钱啊?”徐达媳妇儿不乐意了,你这人会不会说话啊。“什么叫我经常输钱,我也赢过的好吧。”好吧,看来确实是经常输钱了。徐达都不知道搬到天上人间是对是错了。总感觉自己这些年存的那点儿积蓄会被这个败家娘们儿输光。心里难受的徐达,中午恶狠狠地多吃了好几碗饭。自己媳妇儿输给你们那么多钱,多吃一点儿是一点儿吧。朱吾适看着狼吞虎咽的徐达,心里为自己的英明决定点了个赞。咱一个现代人,就不是受罪的命,打仗什么的,还是算了吧,吃不了那个苦,受不了那个罪。看去了一趟小日子把徐达饿得啊,跟没见过饭似的。咱啊,还是适合在应天府待着。吃完饭,徐达带着媳妇儿回家去了。他媳妇儿本来是不想回去的,下午还要打牌呢。上午输的钱不得赢回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