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挨着西溪湿地,距离西湖又不远,朱吾适想在未来把这些地方都连起来。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娃 kanshuwa.com
而这个商业中心,刚好处于正中心,必然会日进斗金的。在座的商人都不是傻子。应天府天上人间那边的商业中心他们都去过的。非常的热闹繁华,在那边做生意的,就没有不赚钱的。当然了,这些赚钱的人分两种。一种是赚到钱了,还有一种也赚到钱了,但是钱上交了,人在牢里蹲着呢。第二种就是那种不诚信经营的人。朱吾适和朱元璋最恨的,就是不诚信经营的人了。做生意赚钱,房租自然也是很高的。朱吾适又不是做慈善的,免费或者低价把好商铺给别人做生意啊。他是要收租的,租金还很贵。所以说,如果跟朱吾适共同开发杭州城的商业中心,光靠收租就能让家族世代富贵了。除非大明亡国了。目前来看,没有这个可能性。所以这又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现场的气氛更加热烈了。底下的商人们一个个脸上的表情,兴奋到不行。“这个事儿就是先告诉你们一下,后续的工作会慢慢展开的。第二件事儿,这个就不是赚钱的事儿,而是花钱了。这第二件事儿呢,就是创办职业技术学院的事儿。”朱吾适准备在全国范围内搞职业技术学院了。但是这个是很烧钱的,朱吾适不准备全靠朱元璋。他准备跟商人们合作。职业技术学院倒不是说不赚钱,只是前期投入大,利润很低,所以回本压力比较大。大明建国不久,朱吾适想改造的地方又太多,到处都要花钱,自然是能省就省。但是他又迫切地想要改善百姓的生活环境,只好从这些富人身上薅羊毛了。其实也不算是薅羊毛,毕竟是能回本的,只是回本周期很长而已。反正这些人还能从别的地方赚回来呢。这就叫先富带动后富。朱吾适也想搞共产主义,可是太难了啊。大明根本就没有这个土壤。大明大部分的人都还是文盲呢,大字不识一个,只知道面朝黄土背朝天,怎么共同富裕呢,太不现实了。朱吾适只能尽量为以后铺路。大明职业技术学院就是在为以后铺路。随着人口的增长,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大明的百姓不可能一直都靠着种地维持生计的。那样的话,永远也不可能富裕。朱吾适希望大明以后的人能有更多的选择,而不是只会在地里刨食。为什么大家都削尖了脑袋想要读书科举,不是因为科举多简单。而是因为没有别的道路啊。经商是低人一等的。工匠是匠籍,非必要没人愿意当。士农工商,前人早就把路子都定死了。 只有士才能受人尊敬的同时还衣食无忧。商人倒是可以做到衣食无忧,但是社会地位不高。农工看似比商人地位高,实则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朱吾适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限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促进工业的发展,都是为了让农工们解决温饱问题。提高商人的地位,也是为了让商人对大明更有认同感,多一点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让那些有商业才能的人,不会因为商人地位太低就一股脑去科举当官。而且朱吾适很看不上那些只会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他希望大明未来的官员,不说多牛逼吧,起码对民计民生,经济科技都有所了解。这些都关系到大明的发展,如果官员们都一窍不通,怎么治理一方呢。大明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立势在必行,这所学校将会涵盖很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工业,经济等方面。朱吾适指望职业技术学校能够为大明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不是那些只会死读书,搞政治斗争的人。听到朱吾适说要办学校,大家心里都松了一口气。办个书院而已,应该花不了多少钱的。可惜他们低估了朱吾适的胃口。朱吾适要办的学校,可一点儿都不便宜,而且不是一座,是一下办两座。杭州城一座,应天府一座。应天府的职业技术学院,他准备找应天府的有钱人出钱。杭州城这个,自然是找杭州城当地的商人了。“这个职业技术学院呢,我准备搞大一点,占地起码要有几千亩吧。学生的话,估计得有个几万人吧。所以投资还是挺大的。另外呢,学生的学费不会很高,所以这所学院的回本压力很大,你们要考虑清楚。”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