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蒸汽火车慢一点儿,时速二十公里,然后一天只跑五个小时。
那也是一百公里了,一千七百多公里,也就只需要半个月时间。而且这半个月士兵们都有充足的休息时间。更何况,蒸汽火车的时速也不会只有二十公里每小时,更不可能一天只走五个小时。所以真要是把铁路铺好,以前需要几个月的路程,现在可能十天八天就走完了。就这个效率,只要大明的军队不是烂到根儿了,真没什么造反的土壤。蒸汽火车可不仅仅能运兵,还可以拉货的。就拿赈灾来说。古代百姓家的存粮是很少的,手里也都没有什么闲钱。基本上每次丰收后,能留足够吃一年的粮食已经很不错了。一旦有个天灾人祸,存粮没了,马上就要面临没东西吃的处境。这时候可就全靠政府赈灾了。地方粮仓不够的话,就要从其他地方运送。运粮食可比士兵行军还要慢的。真要是从应天府往云南运粮食。等到地方,不说路上的损耗,光这个时间,就足以把灾民们饿死了。每次有天灾人祸,百姓伤亡惨重,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饿死的。所以交通便利的好处,体现在方方面面。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可不是瞎喊的。正是因为朱元璋会算这个账,所以当他看到蒸汽机车试验成功的时候,才会那么的激动。“老朱啊,你先别激动,这种事儿你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过眼下有一件事儿你还是可以帮上忙的。”“什么事儿?”“生孩子。”朱元璋面露难色,不过最后还是勉为其难地说道。“那好吧,咱就努努力,争取多生几个。”朱吾适闻言,平地一个踉跄,差点儿摔个狗吃屎。“你他娘的真是个人才啊,我说的是让你鼓励百姓生孩子。你生,你一个人能把全大明的孩子都生了?你就算是猪,也生不了这么多吧。”朱元璋很尴尬,非常的尴尬。“那你咋不早说呢,咱还以为你想让咱多生几个优秀的儿子呢。”朱元璋终于承认自已的儿子优秀了。也不对,他一直都承认,只不过他以前只承认朱标优秀。其他孩子在他眼里也就那样。随着自已儿子们做出的成绩越来越多,朱元璋才意识到,自已其他的儿子好像也不是那么废物。“别扯犊子了,你都多大了,还天天想着生孩子呢。赶紧搞催生吧。大明现在缺的就是人啊。”大明现在最缺的,确实是人。本来经过元朝末年那几十年的战争,人口就减少了很多。有很多地方的土地都没人耕种了。这也是大明刚建国的时候,朱元璋为什么鼓励百姓开荒,只要开垦的荒地,就归他所有。就是因为人口太少了。不然就华夏人对土地的看重,怎么可能有荒地存在。是个犄角旮旯都要种点儿东西,这才是华夏人的习惯。更何况朱吾适还带来了更加高产的作物,更先进的堆肥方式。 虽然大明农作物的产量远远比不上现代。但是也比以前的产量提高了很多很多了。既然百姓们已经饿不着了,那可不就得考虑生孩子的问题嘛。朱元璋也很为难。“咱一直在做啊,生孩子又不是放屁,说放就放了。总要有个过程的嘛。”“反正你把这件事儿放在心上就对了,一刻都不要松懈,要持续宣传。”搞定了朱棣的事儿,又看了蒸汽机车试验,朱吾适要回去闭关了。他要把瀛洲开办学校的计划整理出来,然后让俞通渊拿给朱棣。另外还有让商人帮忙开发建设瀛洲的事儿,他还需要再好好规划一下。“老朱,我先回去了,没什么重要的事儿最近就别打扰我了,我很忙的。”“你忙啥?你不是天天在家奶孩子吗。”朱元璋最有意见的,就是朱吾适每天都吊儿郎当的,不干正事儿。“忙什么,忙瀛洲的事儿啊,要不这个计划你来做?”朱元璋这才想起来,之前两人聊了聊这件事儿,具体怎么实施,还没有想好呢。“贤弟啊,咱知道你很激动,但是你先别激动啊。是咱误会你了,咱给你赔不是。你辛苦了,咱回去就让人给你送点儿营养品补补。”“送点儿补肾壮阳的啊。”朱吾适也不拒绝,女人那么多,确实需要补补了。据说很多男人就一个老婆,到了三十以后还总是力不从心呢。朱吾适这么多女人,就算再天赋异禀,也不能大意。不然就只能不知金贵,望那啥空流泪了。两人就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