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带徒弟,最烦的其实就是讲理论知识了。>*3{<8¥看!书o网<\ -¤÷追{¨最^*新>¤章?×a节`
就跟家长辅导小朋友写作业一样。2+3=5.别问我为啥等于5,它就是等于5啊,这玩意儿我真的懒得讲啊。如果徒弟的理论知识已经很丰富了,师父只需要在旁边时不时指点一下就行了。师父教的也省心,徒弟也不至于被打击自信心。看似要多学两年的理论知识,实际是省了很多的事儿。毕竟理论知识一个老师可以带几十个学生呢。老带新一个老人最多也就带三五个甚至一两个学徒,多了根本就顾不过来。一个铁匠带完全没有基础的徒弟,一辈子可能也就能带出来十个八个。但是如果是有基础的,一年起码能带出好几个。要是理论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了,实践几年还是不行,那就改行吧,太愚钝了。这已经是朱吾适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具体到每个专业,又不一样。铁匠可以这么干,木匠也可以。但是会计就不行了。会计得先学数学。朱吾适准备先招一批大明本土数学学得不错的人。然后让解缙他爹去给这些人上课,教他们现代数学和物理。~x?h·u/l_i-a\n,.+c/o′m_这些人毕竟有基础,也都是成年人了,教个一年,然后让他们去教小学初中数学物理,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等到基础打好了,再找一些大明资深会计去给学生们上上专业课就行。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嘛。不仅会计要学,其他学生也要学。所以细分一下,两年的理论课,第一年就学数理化。第二年分专业,然后学专业知识。第三年上实践课。时间确实有些紧迫,但是朱吾适也没办法啊。职业技术学校招的学生都是十几岁的人了,真的没有时间让他们慢慢打基础。倒是小学可以慢慢学。这些问题,朱吾适想了整整一天才想好。真是太难了,他自已不是学霸,更不是老师,却要操校长,甚至教育局的心,真的太难了。想明白之后,朱吾适开始行动了。一大早吃完饭,朱吾适骑着摩托车就去了大明皇家科学研究院。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老师和教材的问题。毕竟资金已经筹集到了,只要有钱,建个学校真的不难。接到通知的老六早就带着解缙父子三人在门口等着了。`r¨c!y·x`s\.?c/o?m?“叔父!”“师父!”“王爷!”见面自然是免不了一阵寒暄的。“行了,说正事儿啊,我今天过来,就是为了职业技术学校的事儿,你们也知道,咱们大明现在太缺人才了。”朱吾适的话瞬间就引起了四人的共鸣。他们四个都是从小就读书学习的,本身也还算有天赋。最近几年又学习了来自现代的各种知识。甚至还实践过。所以这四人都算是人才了。作为人才,他们最明白人才的重要性了。 也知道大明如今是多么的缺人才。就说搞蒸汽火车的时候。他们四个彻夜研究,图纸做好了。但是打造总不能也靠着他们四个自已上吧。然后就出问题了,就算是老师傅老铁匠。做出来的零件也经常的不合格,大部分都是参数不达标。因为这些人不会用尺子。蒸汽火车看着挺粗糙的,实际上每个零件的精密度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四人只能抽空教老铁匠如何用现代的尺子,以及如何测量计算面积啊,体积啊什么的。这玩意儿就是基础,应该是成为正式工匠之前就学会的,然而那些干了大半辈子的老工匠都不会。也不是不会,主要是精度不够高。具体工作当中就容易出现偏差。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啊。也怪不得工匠们,古代读书贵啊,工匠又不是什么有钱的职业,基本上都是老带新,全凭经验,谁有机会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啊。现代科技恰恰要求的就是高精度。所以说推广数理化已经刻不容缓了。对于朱吾适的建议,四人都觉得很不错,可以搞。就是解缙的父亲和大哥不是很开心。他俩现在沉迷科学无法自拔。朱吾适让他们去当老师,就耽误了他们搞科研的时间,这一点两人不是很满意。科学的美,只要沉进去了,那就是无法自拔。不过两人也不是不知轻重的人。而且两人还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