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弹幕剧透,秦始皇能看到网友评论 > 第10章

第10章

诸葛亮盯着天鉴,一字一顿的说道。

“伯约,你看到了吗?

那卷史书叫什么名目?”

姜维不明所以,有些木讷的答道。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再念了一遍,他突然发现了诸葛亮痛心之处。

陇西军汉姜维,泪水刹那间喷涌而出。

“丞相,我们最终还是……失败了!

史书用的,是蜀书,而不是季汉书啊!

丞相啊,这是杀人诛心啊!”

曹魏受汉献帝禅让,号称汉祚已绝,大魏延续正朔。

季汉自称延续汉之国祚,双方自然互不承认,曹魏也称季汉为蜀国。

所以,看到“蜀书”、“先主”的字眼时,诸葛亮就明白了一切。

杨仪也肝肠寸断的说道,“先主……一国之主,是对非正统的小国之君的称号啊!

我们失败了!

我们,甚至无法为后世留下一篇先帝的本纪!”

诸葛亮感到痛彻心扉!

他多么希望,后世记载刘备事迹的,是《汉昭烈皇帝本纪》!

本纪,才是帝王应该有的待遇!

他痛苦的微闭双眼,语气却饱含忧愤之情。

“我们立国时,就和曹魏为敌。

我们自称大汉,一直不为对方所容!

先帝起于寒微,然胸怀大志,有英雄才略。

他虽然半生飘蓬,但百折不挠,终于延续大汉国祚。

其德昭昭!

其行烈烈!

先帝……是延续四百年大汉的昭烈皇帝!

绝非西蜀之先主!

说到底……还是臣辜负了先帝重托啊!

臣,罪该万死啊!”

……

汉七年。

刘邦看到足兵足食四个字之后,赞赏的点了点头。

“朕能得天下,主要靠的是你们还有淮阴侯三人。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

镇守后方,抚恤百姓,供给粮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

统领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啊!

刘备先打荆州,又打益州。

连续折腾这么多年,要足兵足食,谈何容易!”

萧何深感赞同道,“而且,刘备之前只有一县之地。

现在所有的地方,都是新占据的。

打起仗来,前方军粮需求是一刻也不能耽误!

而且刘备征战的荆州益州,又是山川阻隔之地。

当此开创基业之时,方显诸葛亮之不易啊!”

见萧何一脸苦相,刘邦突然就乐了。

“好了萧何,朕知道你当年受了不少委屈。

我来替你说,保障后方是件苦差事。

办的话,前方觉得你分所应当。

办不好,就是渎职杀头的大罪!

而且这差事,还特别容易出差错,容不得一丝马虎。”

萧何答道,“多谢陛下体恤!”

刘邦道,“朕不是说了吗,你萧何是大汉第一功臣!

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张子房,你服不服气!”

一旁的张良马上答道,“臣,心服口服!”

……

天鉴上,盘点继续进行。

【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刘备入主益州。

诸葛亮任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从军师中郎将,到军师将军,从荆州到益州,诸葛亮一直都是刘备集团的后勤顶梁柱。】

【他要做的,是向前线足量供给兵员和军粮,还要负责治理新占据的州郡。】

【汉高祖说过,大汉立国第一功臣,非萧何莫属。

同样的道理,季汉立国的第一功臣,也当属诸葛亮!】

【难能可贵的是,诸葛亮并不是无限制的压榨民力。

他所做的,是先设法提高粮食产量,而不是一味提高征收比例。

相信这一点,也是蜀地百姓缅怀千年的原因。

诸葛亮征粮的思路,可以从他提出的十六字劝农心法中看出。

“唯劝农业,勿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

【从建安十三年到二十五年的十二年间,其实是蜀汉的立国时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