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病已经没有大碍,接下来只要好好护理,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武大郎把情况详细的跟县令交代了一下。
“真是太好了!我当初果然没有看错你!”
县令惊喜的看着武大郎,满脸都是慈爱。
“既然岳母大人没事了,我们过两天就准备要回去了。”
武大郎向县令辞行。
“什么?你们刚回来几天,这就要走啊!”
听说武大郎他们要走,县令夫人着急的问道。
“娘,现在你身体已经没有大碍了,等有时间我们再回来看你!”
金珠安慰道。
“下次,下次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一想到女儿就要走了,县令夫人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娘,你放心好了!我答应你,就一定会做到的!”
金珠擦去县令夫人眼角的泪珠。
“夫人,我们不在的日子,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从小在县令家长大的小莹,也动了情。
“你们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有什么事一定要互相照顾。”
县令夫人拉着两个人的手,不停的嘱咐着。
“爹,娘,我们走了!你们多保重!”
又聊了一会,金珠起身告别。
“走吧!路上小心点!”
县令夫人别过头,趴在了被子里。
回到武府,武大郎发现,金珠的眼睛依然红红的,看来在回来路上没少哭。
“掌柜的,你们回来了!”
看到武大郎,已经从家里返回的刘青赶紧迎了上来。
“你爹怎么样了?”
武大郎关切的问道。
“他现在还行,多亏你上次治好了他的病,他让我好好感谢你呢!”
“还有,这五十两银子,我不能收,现在还给你!”
刘青把银子原封不动的递给武大郎。
“给你的,就拿着好了!不要推来推去的!”
武大郎没有收,直接向院子里走去。
“我爹说了,你帮我们的已经够多了,我们不能得寸进尺。”
刘青说什么都要把银子还给武大郎。
实在拗不过他,武大郎只好收了回来。
几个人正想进院子,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慢慢向这边跑过来。
“掌柜的,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刘青快步向外走去。
武大郎则陪着金珠走进了院子里。
不大一会,刘青就跑了回来,他身边还跟着一群太监,为首的正是邓喜。
“圣旨到!”
听到邓喜那尖细的声音,刚进去没多久的武大郎,只好又跑了出来……
“道君皇帝诏曰:因江南方腊谋反之势,日益猖獗,已危及我大宋之国本,现命武大郎速速回朝,商议讨伐方腊之策。钦此!”
邓喜念完圣旨之后,折叠了一下,双手递给了武大郎。
“邓公公,我这刚回来几天,你就跑过来找我,就不能让我好好玩几天!”
武大郎笑着说。
“这么远跑过来,你以为我愿意啊!不过皇上既然开了金口,我哪敢不听啊!”
邓喜抱怨道。
“来来来,快里面请!我们好好喝一杯!”
武大郎拉住邓喜。
“据说前线的战事还是很紧张的,喝酒就算了,你也赶紧收拾一下,明天就回去吧!”
邓喜并没有进去,而是提醒武大郎早点回去。
送走邓喜之后,武大郎马上把明天要走的消息告诉了郓哥,并问他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忙解决。
“掌柜的,你就放心好了!有县令大人撑腰,在这阳谷县,现在我们可以横着走了!”
郓哥开玩笑说。
“那就好,不过虽然我们有钱了,但一定不能做坏事,更不能仗势欺人!”
想起那个胖三,武大郎还在生气。
“我郓哥的性格你还不了解吗?伤天害理的事,咱是一点都不做!”
郓哥拍了拍胸脯。
“好!我当初果然没看错人!”
武大郎欣慰的看着郓哥。
第二天一早,听说武大郎要走,几乎整条紫石街的老少都跑了出来,
熟悉的就跟武大郎聊上几句,不熟悉的,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