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见了蹇硕,杨烈就撂开了鲍鸿的事情。直接请假回乡祭祖去了。
能够有人在朝廷做到两千石,哪怕是最低的秩比两千石,那也是两千石大员,所以,杨烈回乡祭祖,不管是郡府还是县里,都纷纷派人前来协助。
郡守那里碍于另一家杨家,所以来得是郡中从事。而宜阳县里,则是县令直接带着县中官吏,全数到场。
要知道弘农郡守,那也是两千石级数的太守,所以,对于杨烈这位新进的两千石,确实敬他的年轻。
毕竟杨烈如今连婚娶都没有,居然已经做到两千石,虽说有些幸进,但是,依照原本宜阳杨氏的底蕴,不入文员,而是专心走武道一途,谁会看到,这位到底会不会做到列侯?恢复祖上荣光?
所以,即便是不想太过亲近,却也不能得罪。
但是郡中从事一到杨烈家中,居然直接看到弘农杨氏的某个重要人物,叫做杨琦,如今在洛阳做侍中,据说就要外放做一郡太守。正在那里和杨烈的父亲说话。
杨烈看到郡中从事到来,自然不会怠慢,毕竟宜阳杨氏,在弘农,不管是郡中还是县里,能够给与方便,就给与方便,不远不近,既不招惹,也不格外优待。
而杨家从老太爷到杨烈,虽然家族人口不少,确实很少惹事,该出就出,不该出别找我,就是这么低调以及缺乏存在感。
但不过是一次征召为军侯而已,但那也是因为日杨氏族人甚多,那一曲本就是杨家的亲戚以及附庸家族的人组成的,但就是这个曲军侯,就让杨烈立下了破营先登,两项大功,虽然听说得罪了破虏将军董卓麾下大将,但西凉蛮子而已,谁会在意他们?
果不其然,杨烈就被举荐成为城门候,已经和他这个从事同一品级了。但城门候属于朝廷官员,而军郡中从事,不过是郡守自己招募,有个名义俸禄而已,和城门候比不得。
但随后,人家旧上司回洛阳,就进了北军做了军司马,千石司马啊。还是独领一军的别部司马,兼领屯骑军司马以及西园军下军校尉部司马。
这是需要何等的人物提携才能做到这一步,据说可是得到天子青睐的存在。
但马上出征时候的骑都尉就证实了这个传言。骑都尉,秩比两千石。有着举荐权力的朝廷大员,手中握有禁军两大校尉部的存在,恐怕是大将军府都不能小看的存在。
这是实职,不是顶个将军名号,空有级别俸禄的那种,没看即便是弘农杨氏都派了杨琦这个侍中来结好同姓的杨家么?
对了,杨琦外放不会是刚刚因为城破被撤的汝南郡守一职吧?那可是管辖三十七县的大郡,天下少有,而且,土地平坦,出产极丰的好地方啊。
想到这里,郡中从事都有些羡慕了。你还别说,杨烈刚从汝南平叛回来,如果有他的支持,杨琦这个郡守,绝对的十拿九稳。
不得不说,杨琦确实就是为的这个汝南郡守来的。
虽然他身为侍中,有事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的嫡系,但是天子却是对杨家和袁家有所忌惮,等闲不会轻易同意这个任命。
但是,杨烈却极得天子青睐,如果不是资历不够,信不信,天子会让杨烈直接去做西园军的下军校尉,接任鲍鸿的官职?
但就是这样,天子依旧干脆让校尉一职空着,然杨烈代领。那不就是不是校尉的校尉?哪怕是屯骑一部也是这样。大将军府即便再着急,何进依旧是天子外戚,总要顾忌一些的。所以只好捏着鼻子认下这个任命。
所以,如果不是杨烈极力推辞,就是洛阳,会来更多官员的。
但杨烈知道,祭祖而已,不需要过去夸张,太过招摇总是不好。
但就是这样,杨琦的到来,依旧让他不得不接受,毕竟论起来,弘农杨氏和宜阳杨氏那是真的是一个祖先,当然还有河东杨氏。可不是同姓不同族的那种。
而且杨琦还比养了大上一辈,他和太尉杨彪是堂兄弟。
这种时候祭祖,无非就是子孙诱饵显赫的成绩,祭祀一番,告知祖先子孙不坠先人威名,继往开来的意思而已。
所以,今天索性杨琦到来,就有他见证,郡中从事和县令作陪,好一番热闹。祭祖已过。
在酒宴的间隙,知道杨琦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杨烈,找到杨琦,一个简单的手势,两人相伴,来到府中花园,坐定之后,有人奉茶,杨琦首先开口说道。
“我想去汝南,贤侄有何见教的么?”
既然杨琦如此姿态,又是干脆直接,杨烈也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