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都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清晨,韩彦一行人又踏上了征途。
早晨,韩彦连连打哈欠。
真实的古代行军,可比军训累多了。
这还是他有马骑的情况下所感受到的。
那些士卒,不仅只能靠两条腿走路,还得背负着几十斤重的装备,不可谓不辛苦。
好在冀州富裕,普通士兵的日常饮食条件应该还算不错,加上他们是赵云从常山带来的健壮之士,身体底子不错,所以行军速度也不慢。
三日后,部队达到了最北面的易县。
高览的两万部队驻守在此。
他早已听闻韩彦将要到来的消息,感到一阵头大。
更让他难受的是,和韩彦一起来的,还有个要和他分兵权的赵云。
韩彦在阵中,未来的军事行动一定要被牵绊许多,赵云的到来,则让他指挥部队有了掣肘。
总之,高览不太开心。
但他还是出城数十里在路边等候。
韩彦一来,高览马上纵马上前,行了一礼。
“末将高览恭迎少主,请少主随我入城。”
“恩,麻烦高将军带路吧。”韩彦揉了揉眼睛,想起来边上还有赵云。
便介绍道:“高将军,这是赵云赵子龙,现为游击将军,这次前来辅助你,你们可要齐心协力,好好合作啊。”
高览对赵云客气地拱了拱手。
赵云马上说:“云新到冀州,对诸多事务还不了解,这次就是来辅佐将军的,还望将军不吝赐教。”
高览打了个哈哈说:“哪里哪里,赵将军一来就被主公封为游击将军,想必是大将之才,说不上赐教,有少主在,还是得靠少主指点。”
韩彦一听就头大,连忙结束这毫无营养的客套话。
“好了,高将军,我不懂军务,你不必在意我,这么热的天,还是早点入城吧。”
“是是是。”
高览在前引路,部队又走了十几里路,才来到了易县。
易县虽然只有七八万人口,但由于此地早年频繁遭遇异族劫掠,所以城墙修得很厚,周边还建了不少堡垒。
韩彦记得,历史上公孙瓒在与袁绍的斗争中处于劣势后,就是在易县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并且多筑堡垒,形成了一条有名的易京防线,活生生地拖了袁绍四五年,大大延缓了袁绍一统河北的时间。
否则,凭袁绍的名气和实力,提前四五年一统河北,哪里还有曹操什么事?
当然,现在的韩馥,比起当年的袁绍,势头丝毫不弱。
不过此刻的袁绍一定不会这么想。
当晚,在易县略作休整,三人开始计划。
算算时间,沮授应该差不多已经到幽州了,这边的举动必须要等沮授的成果,所以现在能做的,暂时只有打探消息,多做准备。
在易县留下三千人留守,三人准备第二天将部队开拔,进入幽州境内,计划暂时先驻扎在涿郡,等待消息。
与此同时,徐荣率军已经逼近南皮。
南皮周围无险可守,守城的袁熙眼见徐荣大军气势逼人,索性来了个闭门不出。
竖壁清野这套在渤海郡根本玩不通,谁叫整个冀州都近在咫尺,徐荣军的补给根本不成问题。
徐荣虽然不着急,但也不想在小小的南皮耗费太长时间。
兵书有云,十则围之。
现在袁熙有两万兵马,徐荣五万,离十倍的距离还差着老远。
不过徐荣料想现在南皮城内并没有什么高人,他有信心能尽快攻下南皮。
第一日,徐荣就在城外东面打下坚实的营盘。
接着,开始命士卒在南皮城四门外设置了重重鹿角围栏,并日夜配备弓弩手防御,这架势像是要把整个南皮城给围了。
不久后,从后方调集来的数万劳力开始挖土垒成高台,一日之间,就搭成了五米多高,几十米长的高台。
城内,袁熙和荀谌看着城外徐荣军的举动,摸了摸脑袋。
荀谌建言道:“公子,徐荣此举定是想重复之前在信都攻打鞠义时的办法,垒土为山,逐渐逼近城墙,如若不阻止,等土山垒成,南皮城就危险了。”
袁熙看了眼,笑道:“徐荣不过如此,你看他垒土的位置有多远?”
荀谌瞅了眼,远处的土山距离南皮城城墙少说有两百步。
他心里算了下,也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