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日上朝之前,刘协这位忠实的小弟就已经向他打小报告了。
种辑、王子服、吴硕等人,与国丈伏完一再在刘协面前说韩馥目无圣上,把持朝政,迟早要废除天子,改朝换代!
天子若是再不行动,就要做亡国之君了!
他们一方面动员在朝人士,一面在外寻求强援。
所谓强援,就有他们本来的老大董承。
只是自从上次洛阳的乱局之后,董承就已经依附于段煨手下。
而段煨正忙于对付李傕、郭祀等人,无暇顾及邺城这边。
但也上表表示对天子迁都一事的认同。
所以董承这条大腿算是断了。
不过,他们又找到了新的大腿。
那就是中山靖王之后,目前在徐州的刘备。
现在,虽然陶谦还是徐州牧,但自从去年以来,陶谦就身患重病,卧床不起。
徐州大小事务实际上都已经由刘备掌控,陶谦也有意让仁德的刘备做接班人,已经派人上表数次褒赞刘备。
鉴于刘备在坑曹操一事上作出的贡献,韩馥便给刘备封了个左将军、豫州牧的官职,并授予节杖。
有了官方的认可,刘备这下在徐州真的成了说一不二的人选。
为了表示感恩,刘备在对付叛逆曹操一事上也出了不少力。
虽然因为领地被袁术、吕布等人阻隔,不方便直接出兵,但刘备直接向孙策提供了不少物资,以作军用。
这样一位实权派的汉室宗亲,又与冀州相距不远,正是这些朝堂之内人士梦寐以求的外援。
他们一再撺掇天子下密诏给刘备,令刘备壮大势力,以反攻冀州。
刘协自然是不肯。
这些人只当天子胆小懦弱,怕这样要走漏风声,于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具体的操作他们都已和天子说了,所以韩彦知道得清清楚楚。
今日,正是他们要搞事的时间。
朝堂之上的发难只是序曲。
韩馥听到种辑的话,轻笑一声道:“种辑,你为何要诽谤我?”
“诽谤?你韩馥自强迁天子于邺城,朝廷大事又有哪一件是在朝堂上定下的?不都是你的大司马府作出的决定?你名为汉臣,实为汉贼!”
种辑大义凛然道,一边说,一边往韩馥走去。
又有一人站出来,乃是侍中吴硕。
“大司马!天子如今已不年幼,若你还有忠汉之心,就将兵权交予陛下,自可自证清白,否则,你等国贼,人人当诛,今日就要万劫不复!”
“哈哈哈哈。”韩馥属实被逗笑了。
韩彦也在一边拔起了手上的倒刺。
就你们这班人还想成事?
也不看看边上的那帮老臣都没发表意见,连脑袋都没转一下吗?
哎,看来今天这大殿要沾染不少血迹了,可惜只引出了一些没头脑的跳梁小丑。
至于那些老狐狸,倒是藏得深得很。
见韩馥未做回应,卫尉种辑快步走到韩馥身边,对着高坐的刘协行了一礼。
“陛下,今日臣就替陛下除掉此国贼,让陛下重掌大汉权柄!”
说罢,竟然从衣袖中变魔术一般地抽出一把短剑,剑指韩馥,一边大声道:“来人!给我诛杀韩馥、韩彦父子!”
然后,种辑才向刘协问道:“陛下意下如何?对臣的行动没有意见吧?”
刘协慌乱之下,条件反射般地点了点头。
接着就后悔不迭地连忙摇头。
这也不怪他,这些日子里,他做韩馥的应声虫做太久了,都已经形成习惯了。
很快,朝堂之外就响起了杂乱的脚步声。
卫尉种辑得意道:“韩馥,还不束手就擒?宫中禁卫已到,你纵使兵马再多,在这宫城之中,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接着,挤在朝堂里的文武百官哗啦啦地散开,让出一大片空当。
从门外走进上百人,都身穿甲胄,手持武器。
种辑大声道:“韩馥就在这里,我已获陛下首肯,你们快拿下这二人!”
涌进来的士兵便朝着韩馥与种辑的方向跑来。
种辑嘿嘿嘿地笑了起来,准备收起短剑。
只是下一刻,几根长戟就指向了他。
领头的士兵脱掉头盔,露出脸来。
却是韩馥手下将领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