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事情过去了三年之久,但他不敢忘记,也不可能忘记,赵忠交给自己的那封属于灵帝刘宏的密诏上面的字句。
虽然朝代罔替,是不变的真理。正如杨慎在临江仙中所描述的一样,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纵观历史,任何一个王朝的开国国君都是踩着无数人尸骨一步步走上成功。除了宋太祖恩赦柴氏子孙之外,任何一朝开国国君都难以善待前代王朝的皇子龙孙,更不要说是前代皇帝。这些人全部都在新王朝开启之时,化为一捧焦土,成为一段历史。
大汉已经无法扭转,这是刘宏也明白的道理。但他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活下去,能够像一个普通人一样过上幸福的日子。
这才有了托孤遗诏。
起初,楚寒并不明白其中真谛。直到自己也成了父亲之时,他才明白刘宏这个做父亲的,在那一刻有多么的无助。这封密诏也随时戴在他的身上,时刻警醒自己。
李儒有点懵,每个人都有底线,这一点他也清楚,但楚寒的底线到底是什么,他不说自己怎么明白。
正当李儒和楚寒商谈之时,联军大营门口一道身影朝楚寒这边望了片刻,似乎确定了什么这才朝着袁绍所在的中军大帐快速跑去。
大帐之内,袁绍脸色苍白的半躺在床上,床边还放着一碗提神补气的药。
风陵渡惨败的消息仿佛是一道重锤彻底打乱了袁绍的计划,突围不成,联军的这几十万人就等于彻底失去了指望。要不直接班师各回各家,要不就只能孤注一掷强攻虎牢关。
前番能够拿下汜水关,也是多亏了楚寒提前设好圈套,外加汜水关内群龙无首才得以成功。但现在,虎牢关之内,有董卓麾下西凉精锐近二十万,想要破关难于上天。
“主公,现在营内不少诸侯似乎也知道了风陵渡的战报,我们是不是把消息散布出去?”郭图在一旁小心侍候着,眼神之中也满是忧愁。
作为袁绍手下的第一谋士,风陵渡之败对于他来说也是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本以为兵分三路,可以加快进军的速度,但没想到这些诸侯实在是太菜,连一个一千多人驻守的关卡都攻不破,也不知道这仗是怎么打的。
调兵失利,让袁绍的颜面尽失,虽然没有怪罪出谋划策的郭图。但从他的语气中也能看出,他的内心极度不高兴。
“唉!还有什么必要!”
面对一群猪队友,袁绍只有欲哭无泪。
就在此时,袁绍麾下得力大将淳于琼快步走了进来。
“明公,刚才有一辆马车进了左营!”
袁绍的脸色一变,监视诸侯本来不对。但此刻袁绍总感觉自己麾下的这些诸侯之中有人勾结董卓,这才导致他干任何事情都束手束脚,难以发挥出来。
“看清楚,是进了哪镇诸侯的大营了吗?”
“黑夜之中,下面的人看不真切。但好像是会稽太守楚寒的大营!”
“楚寒!”袁绍一下子阴沉不少。
若要问联军之中何人让他最为嫉怠,绝对是楚寒。
“马车是从关内来的吗?”为了确保此时万无一失,郭图还是小心的多问一句。
“错不了!我亲自出营前去查看,这辆马车确实是从虎牢关方向驶来,车轮印在楚寒大营周围消失。郭先生大可放心,这一次绝对错不了!”
要说淳于琼其实也是一个可怜人。
早先年,他其实也曾经风光过。当初,灵帝为了削弱大将军何进对京师的控制局面,曾经亲自组建了西园八军。淳于琼当初和袁绍同为西园八校尉之一,但现在却只能在袁绍麾下混饭吃。
“好,好一个楚平旌。看我这次不抓你个人赃并获!走,随我一同去楚营!”袁绍身上的病似乎一瞬间也好了差不多,披上衣服带着侍卫大步朝着楚营所在的地方走去。
楚营之内,李儒和楚寒浑然不知,袁绍已经知晓他们会面之事。
“文优,今夜时候也不早了,你快早些回去吧!回去之后告诉董相国,寒当年的约定当然还算数,但我和别人的约定同样算数。所以如果可以,我劝董相国自己率领大军回到长安,让陛下安安心心呆在洛阳!不然我楚寒有言在先,只要我再世一天,只要陛下还在你的手中,你我就永远都是敌人!”
楚寒的一席话让李儒脸上也有些挂不住。
董卓所干的,其实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按照楚寒的思想延伸出去,他的意思是尊王攘夷。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