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禹晚年因病辞职回家休养,但仍心系国家大事。他时常向朝廷上书言事,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永平元年,邓禹病逝于家中,享年五十七岁。
朱元璋心中对邓禹充满了赞赏,看看人家邓禹再看看严光,邓禹那是为帝王打天下又治理天下,就算是病了也要为皇帝上奏治国方策。
而严光呢?帮助光武帝起兵之后就去钓鱼了!
只想着帮帝王打天下,却不帮帝王治国!
身为臣子,不为帝王干到老死,病死,竟然半路就离开了!
光武帝刘秀多次让他去做官享受高官厚禄,结果依然拒绝了。
光武帝竟然还夸严光高风亮节?
哼,在咱看来,臣子就应该帮帝王干到死才对!
学学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才是一个臣子应该做的!
严光之徒整天就想着钓鱼,刚干出了一点成就,才帮帝王干了一点点事情,就想着去做什么钓鱼佬。
简直是有负君恩 ,不知感恩为何物!
朱标非常同情虾仁这些读书人的隐退之心,但他知道,此刻最重要的是安抚父亲的情绪,于是再次劝道:“父皇言之有理,儿臣受教了。只是,儿臣希望父皇能够宽宏大量,不拘一格。对于那些真心愿意为国效力的士人,我们要大力招揽;而对于那些选择隐逸的士人,我们也应给予尊重和理解。毕竟,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我们不能强求一律。”
朱元璋沉默片刻,似乎在消化朱标的话。
最终,他点了点头,语气中多了一丝疲惫与无奈。“标儿,你说得对。是朕太过急躁了。不过,朕始终相信,只有那些真正心系国家、愿意为国效力的士人,才是大明的未来,才是百姓的希望。”
标儿还是太善了,罢了,罢了,就由着他吧。
不过不管朱标以及大孙雄英以后对待这些严光、虾仁如何,反正在他洪武一朝,他不允许严光、虾仁这些钓鱼佬这么安逸!
不愿意为朝廷效力、不为帝王做事,那便到地府那里给阎王做事吧!
洪武四年的正月,春风和煦,万物复苏,而在连山县的一隅,却暗流涌动。
一处僻静的小屋池塘边,柳絮轻拂水面,一位身着粗布衣裳,面容略显清癯的少年——虾仁,正悠闲地坐在草编的小凳上,手持钓竿,钓线轻垂于水面,钓钩上挂着的是他特地从市集上买来的新鲜虾仁。
“大人,有紧急消息传来。”一名神色匆匆的属下,自远处疾步而来,打破了这份宁静。
他低声在虾仁耳边汇报,“朱明王朝近日动作频频,正月里,李善长已被罢免相位,取而代之的是汪广洋担任右丞相。朝廷还下令全国郡县编制赋役黄册,推行里甲制度,以加强对百姓的控制和税收管理。更甚者,汤和与傅友德两位大将已分兵两路,誓要征伐蜀地,平定那里的叛乱。
并且朱明王朝的暴君朱元璋下令调集兵力要剿灭我等。”
里甲制度,这是一种基层行政管理制度,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里甲制度的基本框架是:每十户编为一甲,每一百一十户编为一里(一里包括十甲,另十户轮流为里长)。
朱元璋的里甲制度在严密程度上大大超越了历代。在里甲制度中,为了加强居民之间的相互监督和责任共担,实行了连坐制度。即一家犯罪,可能会影响到整个里甲内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