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岭南建基地,看我北伐大明王朝 > 第113章

第113章

朱标听后,他站起身来,深深一揖,语气坚定而诚恳:“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当以史为鉴,善待功臣,广开才路,为大明江山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朱元璋看着朱标那坚毅的目光,心中充满了欣慰与自豪。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亲军卫的一名卫兵气喘吁吁地闯入,手中的急报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让他的话语也带着几分颤抖:“启禀圣上,边疆急报!南雄侯赵庸将军,率十万大军征讨岭南海贼王虾仁,不料……不料战况惨烈,大军近乎全军覆没,仅余数千人逃回……”

此言一出,犹如晴天霹雳,朱元璋的脸色瞬间铁青,双眼圆睁,怒意如同火山般爆发:“什么?!十万精锐,加上后方支援,几十万大军,竟然被海贼军 区区几万兵马击溃至此?赵庸!他这是在拿我大明的颜面开玩笑吗?他难道不明白这一战关乎国威,关乎我大明子民的安危吗?”

朱元璋猛地一拍书案,震得案上的文房四宝跳跃不已,他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语气中满是难以遏制的愤怒与失望:“这等无能之辈,简直就是我大明的耻辱!若换做任何一头猪去指挥,即便战败,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我恨不得现在就将他五马分尸,以儆效尤!”

就在朱元璋怒不可遏之际,太子朱标迅速起身,他深知父皇的脾性,也明白此刻的冷静至关重要。他轻轻上前几步,跪在朱元璋面前,语气恳切而坚定:“父皇息怒,儿臣知您心痛国家之损失,怒其不争。但此时,惩处赵庸虽可泄愤,却非长远之计。战争失利,原因复杂,或许有诸多不为人知的难言之隐。儿臣恳请父皇先查明真相,再做定夺。”

朱标抬头,目光直视朱元璋,眼中闪烁着智慧与理智的光芒:“再者,我大明正值多事之秋,边疆不稳,内部亦需安定。若此时贸然严惩大将,恐引起军中哗变,更损我大明之根本。儿臣愿亲自前往,彻查此事,并安抚军心,同时寻求解决海贼之患的良策。”

朱元璋闻言,怒气稍减,他停下脚步,凝视着朱标,眼中既有怒火未消的余温,也有对儿子成长的欣慰。“标儿,你长大了,懂得顾全大局,思虑周全。好吧,就依你所言,但赵庸之罪,绝不可轻饶。你此行务必查清真相,若是他确有贪生怕死、玩忽职守之行,朕定不轻饶!”

朱标再次叩首,声音坚定:“儿臣遵旨,定不负父皇所托,查明真相,为大明雪耻!”说完,他起身,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仿佛已经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风雨。

朱元璋欣慰得点头,但随即又沉下了脸,眉头紧锁,显然思绪并未完全从刚才的愤怒中解脱出来。他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如今大明北方的徐达、李文忠、冯国胜等将领正坚守边疆,抵御北元外患,确保我大明北疆的安宁。明年,我们还要继续征讨北元,这将是一场硬仗。”

“东边,驸马王恭正全力镇压的陈同军,他们打着反抗的旗号,实则扰乱地方,危害百姓,不过前线传来消息陈同军最近败迹已出,镇压不过时间问题。”朱元璋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

“至于西边,汤和与傅友德两位老将出征大夏,已近半年,以他们的智勇双全,很快就能平定明玉珍的伪夏政权,灭了明玉珍之后,我们就能抽调兵力财力精力,去镇压南边的虾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