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一般敲击在明升的心上。
明升的声音里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试图让自己的话听起来更有说服力:“母后,儿臣知道您心中对大明的做法有诸多不满,但大明确实也为抗击北元付出了不少努力啊。
他们不仅抵御了元军的多次进攻,还不断北伐,试图将蒙古势力彻底逐出中原,这些功绩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啊。”
大明或许有缺点,但有功,对汉人有功!汉人都应该给大明朱家效忠!
彭氏听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中既有嘲讽也有无奈:“明升,你果然还是太天真了。大明是抗击了北元,这点我不否认,但他们同时也做了多少见不得光的事情,你可曾知晓?
龙凤五年、龙凤七年,那两场战役,元军在北方如入无人之境,势不可挡,眼看着就要挥师南下,整个中原都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而朱元璋呢?他非但没有挺身而出,承担起保卫家园的重任,反而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朱元璋的不满与愤怒,继续说道:“他判断形势,觉得直接对抗元军风险太大,于是做出了一个‘精明’的决定——一分抗元,九分对付其他农民军。他担心自己的地盘成为元军南下的首要目标,所以决定先稳固自己的后方,与元朝结好,共同对付那些与他争夺天下的农民军。”
说到这里,彭氏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她看向明升,仿佛要把他心中的天真彻底击碎:“你可知,他两次派遣使臣前往汴梁,与元朝大将察罕帖木儿‘通好’,那场面是何等的讽刺!他朱元璋,一个汉人领袖,竟然在汉家江山危亡之际,选择与异族结盟,来对付自己的同胞!这种行为,与背叛何异?”
明升被母亲的话深深震撼,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不行!不能被螨虫思想蛊惑!
这只是洪武大帝智慧的 体现!
他低下头,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可是,母后,朱元璋他或许也是有自己的苦衷吧。他毕竟要为大明的将来考虑,如果直接对抗元军失败,那么整个大明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他选择结好元朝,或许也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实力,以便将来能够更有力地抗击北元。”
彭氏闻言,冷笑更甚:“苦衷?难道这就是他背叛同胞、出卖起义军的理由吗?他朱元璋若是真的有大志,就应该联合所有能够联合的力量,共同对抗外敌,而不是在背后搞这些小动作!他这样的行为,只会让汉人更加心寒,让天下人对他失去信心!”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失望与愤怒,仿佛要将心中的怒火全部倾泻而出:“当年元帝得知朱元璋的‘诚意’,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他派户部尚书张昶带着诏书前来,决定授予朱元璋高官厚禄,以此来拉拢他。可你知道吗?这不仅仅是对朱元璋个人的封赏,更是对整个汉人的侮辱与嘲笑!我们汉人,何时需要靠异族的恩赐来保全自己了?”
明升的声音细若蚊蚋,他轻轻咬了咬唇,似乎鼓足了勇气才开口:“母后,您有所不知,朱元璋他……他当时没有接受元朝的封赏。那封赏对他来说,或许是个巨大的诱惑,但他选择了拒绝,没有向元朝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