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过身,对着一旁泪眼婆娑的母亲彭氏和周围泣不成声的夏国官员们,嘴角竟不自觉地勾起了一抹笑意。
这笑容在旁人看来或许有些古怪,甚至有些扭曲,但明升的心中却充满了真诚与喜悦。他缓缓抬起双手,示意侍卫上前为他反绑,动作中透着一股子莫名的欢快与期待。
“母亲,各位大人,无需悲伤。”明升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今日之举,非为苟且偷生,实乃顺应天命也!”他边说边从怀中取出一块温润如玉的璧,轻轻放入口中衔住,那姿态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当明军将领汤和、傅友德率队踏入城门,见到这一幕时,不禁面面相觑,心中满是疑惑。汤和上前一步,沉声问道:“明升陛下,您这是为何?我军尚未攻破任何关隘,您却主动投降,这是何故?”
明升闻言,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头颅低垂,声音中竟带着几分虔诚:“二位将军,请听我一言。我明升虽不才,但深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明王朝国力强盛,君主英明,乃是我等望尘莫及之存在。能有机会成为大明之臣子,为大明皇帝效犬马之劳,实乃我明升此生最大的荣耀与梦想。哦,不,是我最大的荣幸与使命!”他说到这里,似乎意识到自己用词不当,连忙改口,但那份激动与向往之情却溢于言表。
汤和与傅友德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特别”的投降者,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哭笑不得的感觉。
但作为一名合格的将领,他们很快便收敛了情绪,以严肃而庄重的态度接受了明升的投降。
“明升,您的心意我等已明。但请记住,作为大明的臣子,需忠诚于君,勤勉于政,方能不负陛下所托。”汤和语重心长地说道。
傅友德也点了点头。
明升一听,眼中顿时闪烁起感激的光芒,他连忙“咚咚咚”地磕了几个响头,那额头几乎要贴到冰冷的石板地面上,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多谢二位将军大恩大德,感激不尽!感激不尽啊!”他的声音里满是诚恳与激动,仿佛生怕这份投降的诚意没有完全传达给对方。
汤和与傅友德见状,对视一眼,心中更是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们征战沙场多年,见过无数投降的将领,但像明升这样,一个曾经的帝王,如此谦卑地感谢他们接受投降,还真是前所未有,令人啼笑皆非。
汤和连忙上前一步,双手轻轻一托,将明升扶了起来,笑着说道:“明升,您这是折煞我们了。圣上英明神武,知您识时务者为俊杰,定不会亏待于您。想来不久之后,您便能得封侯爵,与我等一同为大明效力,共谋天下太平。”
明升被扶起后,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连连点头,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辉煌前程。“洪武大帝,真乃千古一帝,宽仁无双,我明升能得此明君赏识,实乃三生有幸!”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朱元璋的崇拜与敬仰,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对大明王朝的无限热爱。
接着,明升又环顾四周,深吸了一口空气,满脸陶醉地说道:“自从大夏的国土成为了大明的一部分,这城中的空气都变得如此香甜,让人心旷神怡。大明,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