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已让无数码头脚夫失去了生计,只能前往工坊打工,谁能想象,就几个齿轮和几根巨大的钢铁,就能代替无数脚夫,为货物的搬运节省出数个时辰的时间,从而让船只停靠的数量增加两倍有余!
与此同时,李二也怎么想也想不出来,为什么沈晨已经将近一年没上过课了,但学院的步伐似乎从来没有停下一样。
层出不穷的新事物被学生社团疯了一样的研发出来,接着被门阀世家立马用于现实生活之中,小道一种名叫螺丝的铁钉,大到正在建设的地下发电站,似乎哪怕脱离了沈晨的引导,学院依旧可以完成这些。
可国子监却大相径庭!
李二敢断言,只要他没有明确让国子监学习学院,国子监那些个老古董就有本事到死那天都拒绝仙界知识进入国子监。
同样是学校,为什么两者的差别就如此之大呢?
李二不得而知,他现在很烦,烦的是他最近又睡不好了。
不管睡前多么累,不管脑袋已经如何晕晕沉沉,只要一沾上床榻,脑袋就清晰无比,眼前浮现的就全是曾经的过往,小到小时候从大哥李建成的碗里偷偷拿了一根鸡腿,大到玄武门那一夜血色,只要越往前的,他就越清晰。
他很想写信给沈晨问问,但又不知道如何开口,内心中真正想要的其实只是好好地喝一次,喝到人事不省,喝到脱光了衣衫,和众位臣功们一起跳舞,一起哈哈大笑。
可是,只要一想到那些,他就觉得再也没有可能。
大唐已经走上了正轨,一个走上正轨的帝国,不需要帝王通过兄弟情义去笼络他的大臣,而大臣们也不可能再把帝王当成出生入死的兄弟看。
他们害怕,害怕稍有不慎就家破人亡……他们的牵挂太多了,做到位极人臣的位置,没有哪个大臣还是孑然一身……
在大臣们的身后,是一个数口之家,也是一个支系庞杂的家族,更是一个以他为中心的共同利益体。
在那个利益体里,任何人都是棋子,毫无情感可言。
做得大了,会引起帝王的猜测,从而被打压,做得小了,位置升不上去,无法被帝王看到,也就没有事情可做,更加不会有功劳可讲。
长孙无忌为什么要领下国子监的事情?
他一个开府仪同三司,几乎可以过目大唐所有奏疏,并且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引导李二做出决断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为何要揽下一个区区三品下的国子监祭酒就能做到的事?
还不是因为他的那个利益体需要这个功劳吗?
一个可以直接参与仙界知识和技术传播的功劳!
在现在的大唐,但凡有点这方面的功劳,就会别看做有了一定的仙界知识和技术,从而不管在哪里都能得到超高的礼遇。
一个仙界技术开发区出来的铁匠回了广州老家,都能被当成神一样供起来,直接兼职七八个大工坊的技术总监,还别说,见惯了猪跑,眼界确实要比没见过猪跑的人大一些,多多少少提出的建议都能为工坊带来巨大的利益。
如此,更别说长孙无忌这种当朝大臣的利益体,一旦沾上点边,他们就能把利益无限扩大,哪怕自己吃不下,也可以找来一大推别的利益体,从而继续把利益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