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太原郡太原城。
此刻的太原城中好不热闹!
本来就还不错的城市,如今更是热闹非凡!
由于刘政的皇叔身份,再加上他竟然为大汉开疆拓土,这无疑是对病入膏肓的大汉来了一针强心剂,让许多还支持汉朝的士族又燃起了希望。
于是这届文武大会自然便成为了士族俊杰的必争之地。
士族重视了,那普通老百姓更是觉得这简直就是翻身的大好机会啊!
试问,从古到今,有几个士族和老百姓同台竞技的机会啊!
而这届文武大会便是这样的大好时机!
所以无论是士族大家,还是寻常百姓,只要是心中有想法的都来参加了。
而士族们私底下竟然也勾结在一起,妄图拉帮结伙,垄断名额,甚至有些人还在琢磨如何贿赂考官,甚至贿赂刘政。
此时,繁华的大街上,两个中年书生正在城中散步。
两人一人三十多岁,另一人四十多岁,但是却是三十多岁的走在前面,让人看了不禁疑惑。
“公达,这太原城本来不大,但是此刻却欣欣向荣,大有赶超长安之势啊。”三十多岁的书生感叹道。
“叔父说的极是,上次来太原,这里还不过只是一个边陲之镇,规模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不想短短几年,竟然有如此变化,令人不胜感叹啊。”四十多岁的书生竟然称呼这个年轻的为叔叔,怪不得,会让年轻的在前行走呢。
“但是我听说,是新来的州牧刘政刘皇叔来了之后,这里才发生的变化。”年轻的书生说道。
年长一些的稍微沉吟了一下,谨慎的说道:“这个侄子就不太清楚了,或许州牧大人是个清明正直的好官。”
年轻书生笑着说道:“这可不是光清明正直就能管用的,还需要有仁者之心,治世之才,才能有如此建树。”
年长的书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你看公达,刚刚过去的一队士兵与百姓秋毫无犯,最难能可贵的是,百姓竟然也不怕官兵。”年轻的书生有些诧异的说道。
公达回头看去,果然军民秋毫无犯,于是点头说道:“管理此地者,必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年轻的书生也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二人继续向前走去。
这一路上,二人是走走停停,时而闲谈几句,时而有说有笑,最终来到了一个名叫“九川客栈”的地方。
还没进门便听见里面人声鼎沸的声音,想必里面热闹极了。
推门而入,一股书香之气便扑面而来。
虽然屋内很多人,而且声音嘈杂,但是却仍然掩盖不住书香之气——满屋子坐的人竟然都是读书人。
这里是士族学子的聚集地,是上层社会的精英们的共同选择。
二人昂然而入,悄无声息,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要了杯清茶,二人闲聊了起来。
“公达,这里可谓是卧虎藏龙,人才济济啊。”年轻的书生说道。
公达迟疑了一下说道:“卧虎藏龙不一定人才济济。”
“哈哈,就知道瞒不过你。”年轻的书生笑着说道,随即观察起了四周的人。
这些读书人有的在高谈阔论,有的在纵情饮酒,有些儒雅恬静,有些却口若悬河,这些人和声音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副文化人的盛宴。
当看到角落中的一个人在独自饮茶的时候,年轻书生眉头一皱,对公达说道:“他也来了?!”
公达顺着方向望去,见到角落中的人时,也是一惊。
“他不在颍川养病,竟然也来这里了!”一向沉稳的公达也有些惊讶的说道。
“难道他也和我有一样的想法?”年轻的书生说罢嘴角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就在此时,又有两个人走了进来。
一人昂首挺胸,一身素袍,满脸自信。
另一人则与此地格格不入,身材极其高大,虬须黄面,腰间还悬挂着一串兵器。
正是闻讯赶来的刘政和典韦!
“典韦,你感受到没有,这屋子里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刘政悄悄问道。
典韦仔细闻了闻,点了点头:“好像有牛肉的味道?谁吃牛肉了!谁敢吃牛肉!!”
“你小点声!小点声!我说的是书香之气!”刘政见典韦突然很大声的说话,急忙制止道。
但是众人的目光已经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