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成朱高隧,我选择摆烂 > 第107章

第107章

宫中。

御书房。

翰林学士、胡广、杨荣、金幼孜、杨士奇;礼部尚书宋礼、刑部侍郎金纯、户部尚书夏元吉、吏部尚书蹇义、大胖都在静静听着朱棣训话。

“夏元吉、如今天寒地冻、百姓怕是活得艰难,宝钞兑换铜钱的事情可以暂时搁置、前些日子,朕让你挪用一部分国库银钱给金陵城困苦百姓准备木炭取暖费、进行到哪一步了?”

夏元吉面色难看、犹豫片刻。

“陛下,臣还在继续做……只是……”

朱棣脸拉得老长,从龙椅上走下来、掐着腰。

“夏卿家,看来你对百姓的事情很不上心啊……”

大胖走了出来,“陛下,非是夏尚书不上心,而是最近天寒,东宫中采买都是太子妃负责,前几天,他给我提了一嘴,下雪的缘故、木炭现在价格已经涨到十文一斤了,木柴也不用说,全部都涨价了……

金陵这么多百姓,一户普通人家按照最节省的用法,一天至少也要用三五斤木炭,取暖,一天就是三十-五十文。且这是昨天的价格……

而陛下刚刚整肃朝堂,国库稍稍充盈。

眼下正是宝钞兑换铜钱的关键期,让大明十三省的百姓看看陛下是何等的慷慨、大气度。

铜钱补贴说发就发。

臣一向认为、趁着现在国库充裕、应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朱棣似乎听出了大胖的弦外之音,呵斥道:“太子!

朕听懂你的意思了,你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朕来给你概括——杯水车薪,给百姓发木炭不划算,就是三十里路骂知县,无用,是这个意思嘛?

这是怪朕把好钢用在了刀把上。”

大胖心虚退到众人身后。

气氛尴尬。

朱棣也沉默了。

良久,他叹息道:“朕懂了……”

而后背负双手,一身稍单薄的棉袍,拉开殿门,顿时一股刺骨的寒风钻了过来。

朱棣推门而出。

靠近殿门口的胡、杨等人冻得打了一个激灵。

王忠焦急拿着一个狐裘大氅,匆匆追赶过去。

“皇爷,外面天寒、赶紧披上。”

永乐帝缓缓吟诵、枯瘦的手掌拍向满是积雪结冰的栏杆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食指黑。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此时众人心头似乎都蒙上了一层阴霾。

胡广左右张望,心中有些按耐不住。

作为内阁大学士,胡广一看解缙不在,心里痒痒的。

洪武初年,其实是有丞相一职的,只是后来随着朱元璋老迈、胡惟庸上位丞相、权势日盛、结党营私。

对老朱的统治造成一定量威胁。

索性老朱,在洪武十三年安排胡惟庸一家躺下休息。

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分权于六部,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务。

有一说一,老朱确实是个狠人。

无论是在史书、还是在影视剧中,老朱总是给人工作狂的感觉。

洪武十七年14日至21日的短短八天内,朝廷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100多份奏折。

1100多份奏折总共说了3000多件事,每件事有1000个字左右。

因此,朱元璋每天平均要读20多万字,处理将近370件事情。

注意是二十万朝政,而不是二十万灌水的网络小说。

一目十行那种。

别忘了,明朝初期的时候,朱元璋在位的时候要每日早朝的。

五点早朝,通常四点就要起来。

除了一些特定官员休沐日,万寿节、上元节、春节等,几乎日日如此。

简直就是天生的牛马骡子圣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