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话说。”
这句话就像是你在吃席,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痛快得很,突然有人说了一句:我去拉屎。
百官无不齐齐侧目、甚至有些反感:这是谁啊,在装什么能臣干吏?
陛下都说了,天寒地冻、继续给咱们放上七八天假,不是好事嘛?
你来这里装个几?
却见正是新任左都御史柳庆。
朱棣微微一愣,有些意外:“何事?”
柳庆从怀中掏出来一张纸,刊印密密麻麻的文字,声音沉静:
“臣弹劾通政司,周文,此人竟然大胆将邸报上面印刷不少胡乱编造的故事,败坏朝堂衙门的脸面,并且还在秦淮河一带店铺当街售卖、当真是胆大妄为!此人不适合继续在通政司待着了……”
这话一出。
周文面色一愣。
什么情况?
朱棣心中不妙,王忠将邸报递交给朱棣。
朱棣只看一眼,就面色难看。
这都是什么玩意啊。
刊印的的六部政务还是正常的,而且还是专门用活字印刷排版的,看来他费了不少心思和银钱啊。
柳庆又掏出一张邸报,递给周文:“周通政、你自己看看。”
众人侧着头去看邸报。
接着全都面色古怪。
内阁大学士胡广:“周通政,这次我站在柳御史旁边,你通政司做事确实有些孟浪轻佻,不够稳重。”
礼部尚书宋礼:“是啊,邸报毕竟是通政司的脸面,一举一动都代表朝廷,你当街售卖在街上,没人说你,给衙门增加收入无可厚非。
可你不该在邸报上胡乱刊印故事,这和那些浑身铜臭的商贾豪族有什么区别?
简直是给朝堂抹黑。”
周文见朱棣不说话。
夏元吉也是面色干笑。
一时间成了茶壶里的饺子,这个赵王真是能折腾啊。
可问题现在邸报不在自己手上,在赵王那家伙身上,好处是一丁点都沾染不上,坏名声全都被自己沾上。
咬牙干干一笑,“诸位大人别着急,有一件事,你们可能不知道,就在前几天,夏尚书、我、陛下、赵王已经初步达成一个意见。
鉴于通政司实务驳杂、人手不够,不能很好将事情处理利落。
我已经将邸报的事情,转交给赵王殿下,诸位都知道,赵王殿下一向主意正,很有想法。
无论是纺纱机、还是雪花盐、煤球……”
众人沉默。
朱棣敲了敲龙椅,发出沉闷的声响。
咚。
群臣肃然,现在谁不知道,陛下有三子,老大太子,在朝堂地位自然无足轻重。
老二汉王最是受宠。
原本老三赵王似乎最透明的一个人,现在则是,最炙手可热的一个藩王。
最最重要的是——此人最后搞钱。
陛下打仗、下西洋需要的都是银钱,你这个时候和赵王杠上,不是纯纯往陛下心里添堵呢?
气氛微微尴尬。
王忠见朱棣望了过来,赶紧道:“无事退朝!”
大胖松了一口气。
老三啊老三,你这是又给咱爹整了一泡大的。
混账玩意。
偏偏这个时候极为讨厌的声音再度传过来:
“陛下,赵王当罚,同样,周通政监管不力,同样也该罚,如今之计,该让赵王立即停止刊印、售卖邸报。
确实是愚弄朝廷威严。”
王忠继续喊一声:“退朝!”
众人很有默契转身离开。
大胖眼神示意内阁三杨。
三杨接收到信号、当即就笑呵呵拉着柳庆。
“陛下!”
柳庆声嘶力竭。
三杨拉着他,嘿嘿笑道:“柳御史,何必如此认真,赵王毕竟是武将,哪里会什么管理邸报,左右不过是一番闹剧,何必如此上纲上线,稍后陛下找人训斥整改、眼前毕竟是大年,陛下说了多放几天假,你何必如此较真、让陛下下不来台,让群臣都厌恶、你也不想整个朝堂上都是骂你的声音吧、好好的啊……”
其余御史本来打算和柳庆同进退,听到群臣厌恶等字眼,果断收手、 悄悄和对方拉开一段距离。
柳庆还在扯着嗓子喊:“陛下!”
可无人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