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刚准备夸奖的话,突然间又咽下去。
“一两银子一本书?!”
还不如直接去抢……
胡俨摇头:“陛下,这是能将朽木变成金石的好东西,一两银子确实不算贵。”
金幼孜嘿嘿一笑:“八股笔谈中要是真能总结出一些直接能拿来用的东西,不愁没人去买、毕竟今年春闱榜单上的三个小子的两脚招牌就在这儿站着。
这三人就是国子监正义堂垫底的存在,就是学了刘先生的八股,这才一鸣惊人。
读书人所求不外乎就是、金榜题名,真是羡慕啊,不用说外省读书人暂时不知道、就是现在金陵周边的年轻人,怕是直接疯掉,赵王殿下怕是要日进斗金!”
朱棣闻到味道,两只眼睛变成铜钱的模样。
嘴角莫名咧开,一个劲笑。
……
桃叶渡邸报刊印工坊。
朱老三看着新制作出来的书籍,厚实的的纸张,摇头对朱勇道:“不行了、纸张太好了,这样的话,是不是能反复阅读?”
不光朱勇、就连围在一边看热闹的解缙、朱瞻基都有些发懵。
纸张太好,反复阅读还不好嘛。
“三叔、你为啥说的都是人话,我怎么听不懂?”
解缙人已经麻了,他现在越发佩服这位赵王的敛财手段。
“这样吧、你就按照比邸报的纸更差一些,做粗糙一点,不用太用心,刊印随便印刷一下,字迹不用太清晰,称作标准版本,定价一两。”
“按照邸报刊印标准。称作扑入版,定价一两五一本。”
“按照常规书籍刊印给,称作扑入卖课司版,定价二两银子一本。”
“剩下的《学霸笔记》也是同样的标准,同样还是买两本送一本。”
面对朱老三一套接着一套的连招,几人虽然不太明白,何谓扑入版、扑入卖课司,价格一直在往上调。
更加惊叹、此人的敛财的手段。
牛的。
朱瞻基服气了,三叔真是个奸商的。
“嗯,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八股笔谈这东西,算是一锤子买卖、我以为,不能一下子放出来,一个月放出来一次,像邸报一样,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定期去的销售、争取做个十几期连载、册子做薄一点。”
“……”
众人已经麻了。
就在朱勇要准备离开的时候。
“不对、还是有些不对、大学士,你看书多,买书肯定也多,请问一本书,一两银子贵嘛?”
解缙认真回应,语气带着无奈与麻木。
“若是普通儒家经典、精装书籍,一本书一两银子应该的不算太高,毕竟书质量好,厚实。
一般的书,比如买一本《史略释文》和一本《十书直音》,两书各一册,共需100文钱。
而《广韵》要花500文,这是因为《广韵》有五册。
说句实话,若不是殿下在贡院门口打出名气,八股笔谈、学霸笔记等未卖先火,我以为,这书价格、确实偏高。”
朱老三微微皱眉,明朝的时候活字印刷已经相当成熟、造纸术也很普遍,价格已经被打下来。
也就是说一本书大概花费在一百到一百五十文。
像是各种精装书籍,加上名家签售、封面精美有插图等等,搞上各种花头也顶多卖个一两银子。
众人见朱老三不说话,本来以为他这是要反思自己定价。
这样也好,省得遭人嫉恨。
“嗯、明白了、多谢大学士提醒,也就是说我这书可能丢失一小部分顾客?贫寒的农户可能买不起?”
解缙笑眯眯点头:“是啊。”
“好的、朱勇,关于基础版的书籍你多印刷一些,找徐斌往民间销售,定价别太贵,定个一百多文吧。统一称呼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