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微微疑惑,“天官大人,你老家应该是重庆吧?此地距离金陵两千多里?”
“两千八百里。”
周文微微失神,那书好,他是知道的,原本以为只能辐射浙江、江西、一带。
简直恐怖。
不过这和通政司有何干系?
蹇义继续道:“看在家族后辈份上,我就试试看看能不能走走后门,找到赵王。
我去了一趟桃叶渡、确实没有现货了,就算插队,也要等一个多月,就在我要回信的时候,第二封书信又过来了。
指明要两千份邸报,据说是除了一些乱七八糟的花边故事,邸报上政务和科举关联性很大,用词严谨、条理分明、逻辑性强,分明就是一篇篇非常标准的时论文章,对写文章的帮助很大。”
周文一下子被这巨大的信息给冲击懵了。
“多少?”
“两千份?”
就连听他俩说话的夏元吉手中的饼子也差点掉在地上。
蹇义摇头笑道:“而且这还只是一地的销售数量,围在金陵附近周围的大州城消息更灵通、眼光见识高的人有更多、我估摸着现在邸报日销一两万份都说少了……”
周文脑袋有些宕机、甚至脖子一直都保持在一个动作、愣愣听着。
脑海中不断闪现,日销一万张,若要按照十文一张销售、岂不是一个月保底三千两?
蹇义、夏元吉喊了他几声,周文一直没反应。
周文良久才回过神,看到夏元吉的眼神,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读懂了戏谑、可怜……
邸报,哪里是烂摊子、折腾人、磋磨人、消磨人锐气的东西,那分明就是一个聚宝盆。
强烈的悔恨,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上朝!”
随着内侍宦官的传唤,第一缕早晨雾气渐渐消散、新的一天开始了,三月末的早上还是有一点冷,诸位大臣哆嗦着身子进去,等进入大殿好起来。
先是鸿胪寺准备接待倭国使者的流程。
接着就是科举人员安排、礼部、吏部开始往各部、大明州城看看哪里有缺人的地方。
兵部尚书也罕见发话,“陛下,火器局最近改良了火铳,还是赵王殿下提供的图纸,射程和威力大大增强,臣恳请陛下,继续批一部分钱财,继续研究威力更大的火炮……”
朱棣笑着点头,狗老三这次倒是办了一件不错的事情。
接着看向夏元吉。
夏元吉:“臣以为大明火炮太过笨重,不利于长途运输,且经常容易炸膛,不值得投入太多银钱改良,陛下一直说要下西洋,甚至要将火炮改装在轮船上……”
说来说去,一句话,没钱。
朱棣:“……”
就在诸位大明官员以为今天的朝会到此为止。
柳庆站了出来:“陛下,臣有话说,赵王贩卖书籍、臣能理解、而且还是对科举有用的书籍,
但是据浙江道御史发来的消息,湖州、宁波等地一本《八股笔谈》在金陵只卖一两一本,已够惊人,但在湖州,薄薄的十几张纸、竟然可以卖到五十两、甚至最新消息,一两两一本,还是有钱难寻……”
就在其余官员有些厌恶此人。
是不是又在搞事?
毕竟前段时间此人非要弹劾赵王,似乎是关于通政司邸报内容问题,有辱朝堂脸面的意思。
还差点把大家的八天假给收走,许多官员都一脸嫌弃看着他。
一惊一乍。
不料,这老小子这次学聪明,话语极快,噼里啪啦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部一窝蜂给倒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