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三平静道:“眼下据我所知,这些落榜学子特别善于机关术,具体叫什么名字我忘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就是因为世俗上的观念,始终被困在科举这块方寸之地上,要是大明没有万般下品只有读书高的观念,我大明未必没有机关大师。”
除此之外,根据锦衣卫得到的消息,这些人当中还有做饭特别好吃的,喜欢调配各种颜色的火药,等等都是人才。
这些人都是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
要是平时将大把时间花在这上面就会被人呵斥,是玩物丧志。
在读书上也算有天赋。
费劲考上举人。
要是在洪武朝,确实安排一个职位,可这是在永乐,举人很难的,没有背景的普通人就在家好好等着排队吧。
“为什么这个世界一定是要读书人掌控?不能是各种能粗略识字的各种匠人掌控。所谓读书人就是修身治天下。可我看,这个大明朝,上层权贵倒是像在吸血。
吃饭靠农民,吃肉像养殖户,若有战争,肯定要征兵,要底层人去拼杀,死了就死了,上层权贵,坐享其成。”
解缙人都麻了。
好家伙,赵王这是得了失心疯,你怎么能自己说自己呢。
你老朱家也是靠着底层百姓才能打退元朝的来的位置。朱老三觉察到解缙脸上的异样。
“怎么你觉得我是自己将自己桌子下的腿给啃掉了?”
对方无奈一笑。
“殿下正经些。”
朱老三觉得自己有必要和解缙好好争论学问,想要打败对方,必须先成为对方,然后从对方的漏洞中把对方的逻辑给斩掉。
“圣人说,科举上品?”
“是的。”
“可这些人都吃不饱饭了,一辈子困在科举的学习当中,甚至更夸张不娶妻不生子,是不是违背了圣人所说,无后为大?”
解缙被噎住了。
“这?”
“而我所说的心即理,及一个人真正想要完成的目标是他自己想做什么、比如有人就是喜欢钻研机关术,他就可以一直按照自己真正的想法去做,而不是一辈子困在科举,为了别人的眼光,为了家族的希望……”
“我觉得我的心即理是比圣人所说的更对百姓好。
你怎么知道奋斗一定是好的呢?而躺平一定是坏的呢?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混吃等死,吃酒喝肉,人是在这个的过程中感受体验……
并不是奋斗才是目标,换言之,你凭什么拿科举是上品这条规矩来要求后面所有人去做。
我想提问的是,科举是上品,这句话是谁提出来的?
有没有可能这句话的提出者就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
解缙彻底麻了。
他被赵王的连番追问给整不会了。
尤其是对方的一句,人生是用来体验的,混吃等死并不一定是毫无意义。它是一种经历,一种体验,虽然这体验的过程快乐很短暂,但它毕竟是存在的意思啊。
而你又怎么知道科举是上品这句话的出现一定是对的。
为了维护上层人的利益。
根据解缙知道的那些大儒靠着出书著作贩卖自己的书籍,培训招生,人情往来,开办文会,这里边的每一项都耗费无数的银子。
换言之一句话,你没有钱是不可能能获得他们的东西的。
当然你拿了钱也可能获得一些仅仅对科举有帮助很微弱的东西。
据他谁知,金陵解景行,和下面商铺,还有世家大族,经常开办文会,贩卖自己的书籍给那些年轻的学子,赚的那是盆满钵满。
偏偏参加的学子还不能说反驳质疑的话,要是没有从文会上或者书籍上领略到夫子的知识,那就是你自己的资质比较差。
跟他无关。
解缙突然意识到,可能要变天了……
“大学士,我就问你一句话,这文章我可以来写,但一定是你联合我推荐……
我将来可以把你推入做天下人之师,而不局限于朝堂。”
天下人之师,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懵的。
试想一下,那真是这样。
能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喊他一声,你好师傅。
不不不,我不能答应。
……
王家那边,已经在开始筹办文会了。
消息开始在读书人当中开始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