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我在三国造钢弩 > 第37章

第37章

太史慈用望远镜仔细的看了看,发现敌军帅旗烈烈,写着一个遒劲的“田”字,立刻明白这是平原郡主田楷挂帅了,帅旗则有三竿,分别写着刘、关、张,太史慈和管亥自然知道这三人是谁?士兵们看到敌军密密麻麻的朝这边驶来,也是不免紧张,毕竟有一半人是新兵,还没见过血,士兵就是这样,无论平时训练多好,只有见过血不再紧张的士兵才是合格的兵。

要不是步骑兵也是延续着老兵带新兵的传统,这批新兵都有逃跑的可能。

此时太史慈却哈哈大笑起来,大声朝着众士兵喊道:“没想到呀,没想到,我们的对手竟是如此愚蠢,他们居然用羊皮筏子过河,一会,听我命令,只射羊皮筏子,不准射人,我要抓俘虏,活的俘虏。”

众人看到主将如此自信,紧张的情绪也少了很多,这就是古代战争,一个将军的作用,稳定军心。

此时的黄河虽然到了汛期,但这里已经离入海口很近了,黄河不再是奔腾咆哮了,而是趋于平缓,几百米宽的黄河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羊皮筏子,这多亏是公孙瓒的支持,他所在的幽州就是战马多,羊牛多。

只见敌人的羊皮筏子离岸越来越近,100米 90米 80米,众人的手心里都出了汗,太史慈还是不急不躁的安慰众人,把手拿下来,深呼吸,不要着急。

眼看着敌人越来越近,都可以看清敌人脸的时候,太史慈目测只有50米了,大喊:“预备,射,第一排的士兵500支弩箭便射向了敌军,这时候的敌军早已看清无数支箭朝自己飞来,立马用护盾挡住,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人家瞄准的压根不是自己,而是脚下的羊皮筏子。

此时才感觉大事不妙,但为时已晚,只听见一阵漏气声,紧接着发现黄河水已经漫过了脚脖子,这些平原的儿郎,很多事黄河边长大,自然会水,但是穿着厚重的铠甲就像坠着一个秤砣,水性再好也没用了。

后面的平原兵,一看大事不妙,忙着脱铠甲,都知道黄河水一半水一半沙,味道真的不太好。羊皮筏本来就慢,靠众人齐心协力划桨才能徐徐向前,此时队形一乱,可就坏了,有人往前划,有人往后划,加上前面不断扑腾的落水兵,整个黄河就乱成了一锅粥。

太史慈嘿嘿一笑,“第二排,瞄准,射。”

钢弩本来就像枪一样,瞄准再射,精准度很高,而此时战士们不紧张了,开始正常发挥出训练时的水平了,被射中的羊皮筏也越来越多。

而河对岸的田楷也看了这惨状,只听鼓声隆隆响起,这是收兵的信号,平原兵仿佛大赦,急忙向回划去,羊皮筏的慢,给了步骑兵从容的射击机会,150步内全是死亡禁区,直到手臂酸麻,再也拉不动弦的时候,敌人才跑出了射程外,只见此时的黄河上,密密麻麻的飘着一层羊皮筏,虽然射破了,士兵落水了,这泄了气的羊皮筏也没沉底,就在黄河水飘着,黄河水同时带走的还有上千士兵,能游到岸边的只有寥寥几十人,被太史慈逮住,手臂捆了个结结实实。

这一战,太史慈胜田楷,而且是以少胜多,大胜。这一战击溃了敌军,击毙敌军有上百人,对方淹死却有5000余人,回到对岸的只有寥寥4000多人。而步骑兵只有两人被弓箭射中面部重伤以外,还有十几人被射中手臂和大腿,以目前青州的医疗水平,重伤保住性命没问题,轻伤半月后便又能生龙活虎。

重伤员和轻伤员被抬进了碉楼,这里有一间手术室,是当时张仲景指明留置的,也有军医,重伤员其中一个射中眼睛的,命保住了,一只眼睛却失去了。而另外两人只是射穿了脸颊,由于对方的弓力度不大,没伤着骨头,修养月余,便可康复,只是破了相了,而医生们,严格按照张仲景要求的消毒,又有张仲景配置的蒲地蓝片,后期感染的可能也不大,即使感染了,还有孙青川提供的抗生素,所以这几伤员的命就算保住了。

其他战士看到结果后,信心也大增,古代打仗,死亡最多的除了战死就是伤口感染,青州现在内穿防刺服,重甲兵外面还有板甲,防御力本来就高,如果受伤还能治疗,即使阵亡,孙青川也会照顾一家吃穿,战士们作战更勇敢了,毕竟,要想升官,对他们这些普通士兵来说,只能战场立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