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凭听他这么说不禁打了一个激灵。
他不再犹豫,硬着头皮按孔子修订的《易经》卦序出指点向空中爻符。
不错,他根据那些爻符得出符合逻辑的卦序,竟然是:儒门易经卦序!
这无论从历史背景还是这个时代的道门习惯上来看,绝对是天大的玩笑!
但冯凭无能为力!
他算了好几次,每次得出的结论都集中到一点:孔门卦序!
孔子的确是易学大家,但他和道门没有半点关系。
后世的易占大衍之术,无论是大师焦赣还是京房乃至任何一个分支,本源上都是起源于孔子秘授给子贡的心传。
可以说大易之术,无论显隐都源自孔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道易终究不会和儒易掺和在一起。
道门不会买孔门的帐,用儒家之术。
孔夫子解易按儒门方式,与道家无关。
上清宫属道门大派,不可能用儒门的卦序。这一点从逻辑上不容质疑!
所以冯凭才一时拿不定主意。
他看着头顶上浮动变幻的爻符,手指虽然频频点出,却依旧惴惴不安。
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叫嚷着:不对!不对!你错了,这样肯定不对!
冯凭心神有些迷离,但此时万分紧急,哪容他分心调心。
他只能不去管心中的猿马狂奔,手上按惯性不停地疾点而出。
他每击向一个爻符,那个爻符便像被击碎的气泡,啪地一声破灭消失。
他每击碎一个爻符,心中便似一块重石落地,随即便又出现另一块巨石,他始终为下一个爻符能否被击破揪着心。
一阵手忙脚乱的击点过后,所有爻符居然都被他用《周易》卦序击碎,冯凭此时感到双腿发软。
他心中一片空白,脑中一片茫然。
怎么回事?居然对了!
道门大派为何要用儒门卦序?
他身体虚弱地晃了一下,身旁彭三丘一把扶住他:“怎么啦?你看,这关好象破了。”
确实如此,四周的金器嗡鸣声没有了,众人眼前那层乌突突的隔阂屏障,在他击碎最后一个爻符后便消失的干干净净。
冯凭不解地摇头:“不对!不对!这不可能!大师父,您听我说,这事儿凭儿实在想不通。”
他还想和彭三丘掰持,被彭三丘打断:“书呆子!这都什么时候了,快走!有什么话以后再说!”
他被老叫花子挟着,慕容杉姐妹紧跟着他们,几人快步通过了这个令人骨头缝发麻的是非之地。
穿过隔道空间,里面便是阴暗的内阁。
阁中弥漫着一种潮湿腐朽的气息。
几人小心观察四周,他们深感这古阁无论从哪方面讲,和岛外富丽堂皇的八宫楼阁比起来都拿不出手,差别可说是天上地下。
但是,虽然这个古阁没法和八宫楼阁比气派,但内部结构却更加复杂,气氛也更加令人压抑。
古阁中每一处转弯、每一个厅堂、通道两边每一个房屋,样子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古怪,风格设计非常罕见。
冯凭心说,这设计不能说非常罕见,应该说是相当罕见、见所未见才对。
他看看其他人,从他们的表情上看,想来大家都和他想法相同。
冯凭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见过的建筑风格比其他人多。
这座古阁的建筑风格,完全违背传统古建中的对称原则,体现了一种极不协调、毫无规律的建构模式。倒和现代最前卫的建筑风格很吻合。
冯凭心说这个建筑的设计师够潮的啊。
他仔细留意着每一处细节。
观察了一会儿,他的记忆和实地对上了号,也和松枫道长对他的讲述完全合上了拍。
内阁中每隔十二步,便在一个特定的位置设有秘密机关。每个机关都伴以不协调的建筑元素,冯凭猜想可能是因为这些机关过于隐秘,他们想借助这些怪异的不协调元素便于自己人记忆。
冯凭在每一处关卡前谨慎地输入密钥破解。
这里的机关都赋有时间值,当他们经过时,冯凭必须根据机关所在方位,按照自己到此地的时间迅速输入正确的秘钥进行破解。
卦序规律全部从岛外建筑中使用的归藏卦序,变成了后世臭了街的儒家《易经》卦序。
看来从进入古阁开始,这里的秘钥规矩便另有一个体系。
一路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