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凭和司马睿来到赵王府。
果不出冯凭所料,他们一进大宴客厅,厅中已经先到的宾客便纷纷起身,向司马睿行礼,并且都对冯凭非常客气。
冯凭看向众人。除了王敦和已经见过面的孟玖外,其他几人中只有一个人他过去见过,就是当初曾率军出师梁州的大将军汲桑。至于其他人,冯凭都不认识。在他闪天目一撇之下,便看出这些人身上都没有道基,看来他们不是文臣便是武将,没有一个是道门中人。
冯凭猜想司马颖今日设宴的群英会,宾客应该都是道门之外的人,他心中大致猜到了宴请的一定会有哪些人。
冯凭一一看向那几位陌生的面孔,心中猜测着他们都可能是谁,还会有谁没有到场。
这时,王敦走过来给司马睿请安,将琅琊王请进席中坐下,然后笑着招手叫冯凭坐到自己身边,对他说道:“今天的宴会要酒有酒,要肉有肉。比昨日的痛快,没有那么多穷讲究。凭儿不要拘束,一定要吃好喝好,尽兴而归!”
冯凭笑道:“一定,敦叔放心,凭儿不会客气的。”
王敦凑到他耳边说道:“敦叔要考考你,凭儿聪颖,你说说看,今日颖王爷会请什么重要的角色来赴宴?”
冯凭和王敦说话比对司马颖放松,但也有一定的把控意识,他刚要回答说是司马炽,但来晋以后这段时间已经形成的谨慎意识马上便起了作用,话到嘴边他便瞬间意识到不妥,改口说:“是不是赵王?”
王敦把嘴一撇:“他!亏得凭儿你想得出!司马伦已经完了,他再无翻身之日!”
冯凭微笑地问:“那敦叔说说看,颖叔会请哪位贵客赴宴?”
王敦神秘地对他眨眨眼睛:“一位本已经失踪的人,你绝对想不到。你更会对你那位王叔有更深理解。”
他这么一说,冯凭更清楚今日司马炽一定会到场了。
看来豫章王也是司马颖手中的砝码。
这时,外面一阵喧哗,司马颖清朗的笑声清晰地传进大厅:“三王齐聚,群才荟萃,今日之宴可谓盛极啊!”
坐在冯凭上首的司马睿奇怪地看向王敦:“三王齐聚?这里有本王,成都王,洛都除了赵王之外,哪里还有第三位亲王?”
王敦侧身靠近司马睿耳边说道:“王爷怎么忘了城中还有一位亲王!”
司马睿正自诧异,只见司马颖携着豫章王司马炽的手,春风满面地进入宴厅。
众人见主人到来,一同起身行礼。
司马睿如梦放醒,与王敦目光相对,两人意味深长地交换了一下眼神。
司马颖笑对众人:“众位请就座,大家都是自己人,在本王这儿不用客套。”
众人各自就座后,司马颖手指那几位陌生的面孔对琅琊王和豫章王说道:“本王的帐前幕僚,二位王爷或许不全认识,现给二位王爷介绍一下。”
冯凭知道这几人既是司马颖的人,看来司马炽和司马睿也不全都认识。
经成都王介绍,另外几人分别是孟玖、汲桑和刘渊、陆机。
听到刘渊的名字,冯凭特别多看了那人几眼。
只见此人身材魁伟,相貌堂堂,颔下黑色胡须非常浓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髯公。刘渊的肩臂显得很长,这样的长臂一看就知道他肯定精于射箭。
冯凭没想到这位五胡乱华的始作俑者,竟然拥有这么好的一副身材和相貌。
这位左贤王刘渊,是匈奴前首领冒顿单于的后代,作为晋室和左匈奴交好后的匈奴部众质子,一直居于中原地区。他除了善于骑射精通兵法外,还深谙儒学文理,水准一点也不比汉儒差。司马颖非常器重他,在邺城军中委他以重任。
司马颖在众人坐下后,对众人说道:“今天在座的,都是我大晋的栋梁之才,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我晋室英才济济,而后生才俊尤为可畏。”
他手指冯凭,说道:“这位先太子遗脉皇太孙殿下,诸位可不要看他年少便小觑。当初夺回被楚王旧部攻占的朝都,现今平复赵王专权,小殿下屡立奇功,为我大晋社稷出力,尽显聪慧与果敢,不愧是先太子后人。今日群英嘉会,本王要先敬这位小英雄一杯!”
说罢举起青铜酒樽,笑吟吟地看向冯凭。
冯凭心说不好,群英会名字本就让他觉得忌讳,心中一直犯嘀咕,不知成都王为宴会起这个名字,是想效仿周公瑾算计谁。现在司马颖一上来便先敬自己酒,冯凭觉得浑身不自在。